电影《找到你》刚上映的时候大家一致推荐我去看,据说这是一部催泪剧,还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去观看的同时要带好纸巾。后来碎片时间太多,没能抽出一整块时间去影院观看,每每总是发誓等到网络上映的时候第一时间观看。不过,后来,额,又给忘了。生活总是这样一地鸡毛,琐碎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把你的誓言都摧毁地连渣儿都不剩。我还是又把这个事儿给忘到脑后了。
为了保持我对影片的神秘感,我尽量不去看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奈何现在媒体网络的肆意横飞。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被随时随地地洗脑。朋友圈也全是对这部电影“感人”或者是“励志”的刷屏。我不反对在这个时代的微商经济,但是我不太喜欢那种借助各种影视作品或新闻贩卖的焦虑和重新堆砌起来的“新道德标杆”。关于这部电影的刷屏无非是让你赶快加入某种互联网商品的代理团队。而这些产品也往往是透支信誉和道德底线的“三无”产品。
我再刷到这部电影的消息的时候是昨天。我看到了网络上映的消息,想赶紧抽出一部时间来看,更奈何刚打开电影,儿子在一旁不停地喊妈妈快来参加互动游戏。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突然有一种很烦躁感觉,我因为孩子的及时需求打乱自己的需求而烦躁。我没有找到找准自己,反而是孩子一直在提醒我,我是谁。
等到真正有时间的时候是当天晚上孩子睡后的十一点钟,我打开床头有点黄暗的灯,拿起IPAD,插上耳机,这是对我来说,最“神圣自由”的一刻。从电影一开始姚晨跑进地下通道的垃圾桶疯狂找孩子到她坐在法庭上冷若冰霜的面容再到后来知道孩子丢失后那种陷入地狱般的煎熬心情,不得不说姚晨的演技真的是赞,但是我好像没有被太多的感情所打动到。从孙芳的过往悲惨遭遇直到最后她跳海自杀,马伊琍的演技炸裂,不得不让人佩服她是一位真的好演员。整个影片让我看完之后心里有些堵,但是没有别人描述地那么夸张——哭到停不下来。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感觉很压抑,我不知道怎么该去用语言描述此刻的心情,但是我知道悲伤的另一种状态是欲哭无泪,总觉得心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我能理解电影开头站在法庭上处于劣势的朱妈妈内心的彷徨和无助,也能理解孙芳作为社会底层的妈妈的无奈和愤怒,更能理解作为职场精英李捷的力不从心。因为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位全职妈妈,我深切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和煎熬。
影片的很多情节是比较写实的,但是最触动我的缺失电影最后姚晨的一段独白:生孩子这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而生命来完整自己,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只是对自己选择承担后果而已。最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带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这种毫无戒备的甚至是可以献出生命的爱,那是一种自由。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是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个职业。但事实却是,因为努力工作,你才有选择的权利,因为有了孩子,你才了解生命的意义,才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其实整部影片我都没有落泪,直到这里我才找到了悲伤的发泄口。这段话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严峻的拷问,更是对现实的抨击。我们经常标榜自己是爱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们真的爱孩子,是真的出于对孩子自由的爱还是通过孩子让自己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在社会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爸爸或者妈妈,爷爷或者奶奶?我们之所以去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难道真的都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么?这部影片,不仅仅是要让我们明白,我们把过多的焦虑和生活的失败归结于孩子,还要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在这个世上找到找准自己的位置。影片中三位不同境遇的妈妈,在各自的境遇中挣扎。但是他们真的找到找准了自己么?我同样处在自己的境遇里,有时候会苦痛,会挣扎,会煎熬,也会憧憬。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现实,也是我们作为母亲所要承受的,就像姚晨说的那句:最该被感谢的额是孩子,使他们带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这种毫无戒备的甚至是可以献出生命的爱,那是一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