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下班没有?”
“下班了。”
“坐上车没?”
“坐上了。”
简短的两句问话后,通话就此停止。
这是一年以来,我和男友每天下班时必经的通报程序。
挂完电话,我的脸上带着盈盈的笑意坐上了回家的有轨电车。长春的有轨电车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耻辱,但同时也为长春的交通做出了一个大的改观。
有轨电车靠电运行,既干净又环保,而且即使晕车的人坐有轨电车也不会有晕的感觉。长春的54路、55路有轨电车,自我上班以来,我已经坐了大半年。它的每一次细小变化,我都没有错过,比如车厢里新装饰了塑料的瓜果,车厢长椅上新铺了一层泡沫的坐垫,电车司机下午是一个人,上午是两个人。可以说,54路、55路有轨电车见证了我在长春四大商圈之一的红旗街上班的追梦岁月,我也见证了电车这段时间的改观。
随着电车的启动,车窗外的眼镜店、药店一排排往后退去,我看见了万达公馆门前随风旋转的彩色纸风车,眨眼之间,电车就到了湖西路,果婆婆的水果已经开始从屋里搬到了室外来卖。电车在红旗街上行驶,卖烧烤的小贩从街头一直卖到街尾,一路坐电车沿着红旗街直走,全部都是卖烧烤的小贩,烧烤的烟雾缓缓在空中飘散出各种形状。
原来,烧烤不仅在我的家乡四川流行,在东北,烧烤依然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东北人民对于烧烤的狂热不亚于四川人对于烧烤的挚爱。
电车在整个红旗街道的运行时间刚好十分钟,不偏不宜。十分钟的时间里,我看见了艺术学院门前的画板由人物画变成了山水画,我看见了九龙医院旁边新开业的金三喜小龙虾,我还看见了果婆婆旁边的坛肉饭馆变成了过桥米线。
街道还是那条街道,永远都是那么的笔直。毕业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在长春这个一年四季吹着不停息风沙的城市驻足停留。我也从没有想过我会在这个曾经来到这里却不辨回学校方向的红旗街上来回那么多日月。我更没有想过我会孤身一人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年。而且以后还有可能会在这里一直呆下去。
毕业以前没有想过的事,却在直到遇到了我的男友:帅。一切的没有想过,一切的不可能都化成了真实的存在。
我不远千里从西南跑到了东北,只因这里有一个我心里挂念的人,有一个我可能托付一辈子的人。这个城市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肆虐的风沙似乎没有那么生硬,大嗓门的东北话听起来真的和普通话没有两样,漫长的冬天总是那么充满情调。因为他,我开始觉得长春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上班前能吃到他为我烹制的早饭,到公司能接到他关切的电话,下班时能感受到彼此的陪伴。有了他,异乡的生活变得那么鲜活起来。电车经过的那个集安路旁边的红旗书店是我们休息时时常去逛的地方,二楼的咖啡氤氲着书香,医书以及饮食的书是他翻阅的类型,文学书架边是我落泪狂笑的场地。
终点马上就要到了,从公司到回家的路仅仅四站而已,但是这一道都是我满满的欢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