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创业的大潮中退出,重回职业经理人的圈子。为了给自己多一些机会,同时了解成都的行情,我把简历向猎头公开,也体会了一把作为人才的感受。
操作我最近面试的是锐仕方达的顾问,比较年轻,入行不久。第一次跟我打电话时简单了解了我的情况,主要是薪酬需求。她说是从公司人才库中找到的,看来锐仕方达有专人从猎聘等渠道下载简历,不错的数据引流方法。
第一次交流后,顾问安排对方总裁电话交流,结果原本说好晚上9:30的,硬是没有等到。我就不太乐意了,直接表达了对公司的不爽,顾问第二天忽悠了我各种对方忙之类,当然我不太相信。直到第二天才正式回复是由于对方确实太忙之类,感觉她与公司沟通不到位。
第二天对方总裁跟我进行了电话交流,提前了半小时,不过我正好有时间,从20:30一直交流到24:00,基本面的交流很不错。结果顾问过了一天打电话问我情况如何?我反问对方反馈的情况,她还算坦诚,表示无法直接对上话,我就告诉她总裁的意见,我算是她沟通的4个人中她最满意的之类……
然后就是这个顾问第二次给我联系电话交流,是对方的人力总监,也是晚上,不过我也接受,人力总监只是问了简单的情况,要了我的照片,仅此而已。
再后来就是我孤军与公司高管的交流,所有的信息都是我跟公司都确定好了,然后转告猎头的,�我原来就是管理的团队核心工作就是猎头,不过没有见过这么弱的,由于也知道其中不易,不然真的想放她鸽子。就像老婆说的,我这一单她要收十几二十万的费用,却没做多少事,真的不值。不过我知道,她也许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真的不容易。所以,也就自己来了。
这周回来,我先见了对方的总裁和董事长,然后今天见了对方的人力总监,所有这些都是我跟对方直接沟通,没有猎头的参与,想想也是醉了。这让我不禁想起原来管理的猎头团队,有时候真的是靠运气在吃饭,遇到一个好的顾问,各种方面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最后不一定能被录用或者候选人不一定最后入职;而即使一个比较弱的顾问,只要运气好,遇到一个优秀而上进的候选人(不是夸自己),他可以不怎么操心就成了一单。
每想到此,就觉得如果坚持做猎头这个工作,如果不针对高端,那只能靠努力和运气吃饭,真有些心里没底,即使你是上市公司,也没有鸟用。
所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原来的工作,虽然是创业,但也是互联网化的猎头工作,能够激流勇退,也是顺势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