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些人聊天时,听到他们讲:
“之前没接触过记忆法,在网络上接触到之后很佩服,于是自己去尝试去学习了记忆宫殿法。
练了几个星期,不知道是不是太投入,每次练完感觉自己特别累,一连几天都不想再看书学习了…”
那这次,我就和大家聊一聊记忆和记忆方法,以及讲讲对记忆法的一些观点吧。
老生常谈,记忆的特点
开学也差不多一个月了,很多同学又要投入到繁忙的学业生活了。
但是记忆并不只是死记硬背,同一时间接触到的新知识点,有的人记忆的速度就是比别人快。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研究中指出:我们的记忆水平是遵循某种规律的。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遗忘的很快,因此我们常会有转眼就忘的感觉。
学习后如果不抓紧时间复习,1天后就只能记得原来的三分之一,6天后就只剩四分之一了。由于我们的大脑喜欢“偷懒”,越是专业和复杂的内容,遗忘得也越快。
因此,如果我们长时间不进行复习,再次学习时就会觉得很多知识都还回去了。只有通过不断复习和巩固所背内容,知识才能被记得牢固,从而打败“遗忘”这个大敌。
那记忆法有用吗?
当然有用。
正是由于记忆对我们如此重要,因此很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研究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外显&内隐记忆的模型。这种模型总结了4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包括:
01 外部(External)外显(Explicit)方法:纸笔书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书写可以加深我们对内容的印象。
02 外部(External)内隐(Implicit)方法:线索记忆
比如养老院的医护人员,常会告知老人家在喂宠物时自己吃药,这样老人家就不容易忘了。
03 内部(Internal)外显(Explicit)方法:记忆法
上面同学提到的“记忆宫殿”,就是这种类型中比较实用的记忆法。
记忆宫殿法指的是:
1、在脑中建立不同的“宫殿”,这个宫殿一般选取自己熟悉的场景,比如卧室,公司,甚至身体,桌面等
2、在“宫殿”中找出一些记忆深刻的事物(一般称之为设立定点桩)
3、通过联想和编码,将要记忆的内容和地点桩一一对应,反复记忆直到记牢
04 内部(Internal)内隐(Implicit)方法:条件反射
比如一到炎热的夏天,就会想喝冷冻的可乐和雪碧。
除了外显&内隐记忆的模型,我再给大家介绍其他辅助记忆的方法吧~
05 组合记忆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忆数字。比如265478114596这串数字,一眼过去记不住。但如果按2654/7811/4596这样组合,记忆速度就会快很多。
当然掌握数字编码的同学也可以用数字编码记忆~
根据不同场景,如果我们能选择合适方法,的确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
那我们究竟有必要进行记忆训练吗?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情况来讨论。
如果说谁的记忆退化最快最需要锻炼,那无疑就是老年人了。
人的记忆巅峰大概就在25-30岁左右。随着年龄继续增长,记忆力会逐渐下降。对老年人而言,记忆训练可以帮助他们预防老年痴呆和认知老化。
但是对于孩子和青年来说,记忆训练是否有必要,就要看我们训练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我们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参加竞赛,那进行记忆训练可以帮助你达到你要的目的。
但如果你只是觉得好玩,那记忆法对你而言,很可能就是一种负担。就像前面那位同学,他只是觉得有意思而进行记忆训练,最后自己因此变得精神疲惫,非常烧脑。
记忆法作为一种学习技能,本身就需要我们认真看待,如果训练方式不恰当反而会变得“走火入魔”。
我们只有抱着确切的目的,科学地练习,那么我们才有可能从中获得兴趣和乐趣。
这样我们学起来才不会是痛苦的。
最后
机械记忆和融会贯通,二者效果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