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的时候住在文明里。我姐上一中,所以爸爸妈妈腾出好多时间来陪她,我们一家人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在一起,真正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那么多美好的回忆都发生在文明里这个旧房子里,所以不管它多旧,都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记得妈妈问过我,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我说文明里的那个房子。她问为什么,那个房子又小又旧。是啊,真的又小又旧,专门为了陪我姐上学而买下的。但是我说,只有那个像我们的家。我妈说我傻,她说,哪里有家人哪里就是家呗。可是感觉真的不一样。那个房子就在民族路边上,大家都觉得晚上太吵了,都是车来车往的声音。可是我却钟爱这声音,让我觉得安心。还有那路灯,还有汽车路过时一闪而过的车灯,还有十点种以后五点钟以前才能通行的拖拉机的声音,马车的声音,让我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不一样的一面。每天晚上我都听着随身听,看着天花板上的车灯路灯,睡不着。那个时候我磁带不多,每个磁带都听得烂熟。记得下歌曲顺序,记得下每首歌每个句子所用的乐器,每个和声,甚至记得住在A面的哪句话时翻面可以听到B面最爱的歌的开头。那时候圣诞节把大袜子挂在门上第二天起来真的会有好多礼物在里面。
之前的我就住在郊区的厂院里,我在那里长大。厂子门前就是一大片玉米地,冬天没有庄稼的时候视野特别开阔,可以看到地平线上长出许多很少很小的小灯,即便全市都停电了,那些灯也不会灭。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小灯是热电厂,在好远的地方呢。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我和那些小灯只有一片玉米地之隔。那片空旷的田地和地平线上的小灯曾引发我无数幻想。我曾想走进玉米地,一直走下去,走向那片地平线上的小灯。去看看世界的另一端。但是我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没走太远,回头看看厂子的门已经变那么小了,而小灯还那么小一点都没有变大,就折回来了。之后地平线上是什么样子一直是个迷。那个时候我在雨天起床很早,我喜欢家长夏天都是后半夜到凌晨那段时间下雨这个习性。我会偷偷起床去厂院里踩水,有积水积的深的地方就可以放纸船。我至今满意那些用挂历纸叠的纸船,直到大人们醒了也不会坏掉,继续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