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回家,他就一直絮叨着。是释怀了?却又饱含着一些不舍。他说,从明天起,就不再去单位上班了。其实就在昨天,他已经在电话里告诉她,他把所有的工作用品收了两箱,请好友拉回家了。从她进门起,他就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说着同事,说着单位领导,说着明天不再去打卡,说着不再去参加周一的例会。
她调侃着他,她知道安慰的话对他没有用。他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人缘好,活得也通透,不会过于纠结。他不老,尽管已经过了“六一节”,尽管她始终以老头称呼他,他却自信得很,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老人。
他依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哎呀,明天就轻松了,不用赶着在八点时去打卡签到,也不用在中午十一点半时打卡签退了。这么多年的辛苦,这么多年经历的高压工作,从明天起,终于可以完全放松下来了。 从明天起,就算是真正的“如释重负”了。
可是他依然絮叨着。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从明天起,他也可以有大把的时间锻炼身体,挎着篮子买菜做饭,过柴米油盐的生活。如果愿意,也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几十年被体制的枷锁禁锢着的精神,从明天起,可以松弛下来了。从明天起,可以睡到自然醒,一天不洗脸;从明天起,可以行走于山川自然,看年轻时没时间去看的风景,做那些曾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可是他的神经依然紧绑着,依然是工作的状态。卷子今晚要改完,新闻联播正在播报,高考结束后再抽时间给老丈人修电脑,假期要带母亲去体验坐地铁。
他不把自己当老人,是的,他依然风风火火,走路小跑,说话兢兢战战,尤其记性特好。她说他是家里的活字典,问什么都知道。除了生活和数理化,文科样样都在行。研究政史地的他,脑海里装着多少百科知识,她总是不知道。
她说,多羡慕退休的人啊,自由任性。他不言,也不甘。她知道,从明天起,他依然会行在路上。是的,他不会听从劝告,依然会行在路上。那一方窄窄的台子他还没站够,怎么会甘心回归?他依然一腔热血,一腔热血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只是他的热情偶尔会被她泼上一杯冰水。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虚心的解释说自己不甘寂寞,需要再找一群人听自己说话,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是个坐不住的人,他说,把自己当老人看待,我还没做好准备呢!
可是,终究是一把年纪了。他说昨天好友约着去野外烧烤,老老少少好几家人。他说自己啃不了排骨,吃鸡肉也塞牙,好羡慕孩子们大快朵颐的惬意。还好带了稀粥,刚好适合他的牙口。终是老了,牙齿松动了不少,一吃饭就往牙缝里钻。她要他每次吃完饭一定刷牙,而且遵照医生建议刷满三分钟。
终是一把年纪,吵不起也闹不起了。她越来越觉得他说话做事小心翼翼,唯恐得罪了她。单位不能去了,今后,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偶尔可以聚聚,他宅家的日子一大把。他害怕孤独,需要陪伴,需要家庭的温暖。想想他曾经的顽劣,她有种幸灾乐祸的窃喜。可是转念一想,年轻时的彼此钢对钢,你不饶我我不放你的,吵了半辈子,还没吵够?都是小人物,有脾气拿到家里发算什么?释怀是明智的选择,不然呢?
他曾经说过他妈妈退休时哭了好几次,他倒是没哭,也没发现他有太多的失落。终是不舍,哪怕如今的单位对退休人员薄情得没有任何仪式,哪怕她事先也一次次的铺垫分析。她能理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哪个都一样。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如围城,其实工作也如围城一样。能工作的时候整天抱怨这不对,那不好。天天盼着放假,无休无止的放假才好呢!真的到了退休的年龄,心里一定有丝丝酸楚。不想离开的不仅仅是熟悉的工作本身,也或许是舍不得一起共处的同事。其实,真正舍不得的,或许是工作的环境和有人管束的那种感觉。
没有人不希望自由,可是真的完全脱离了组织,没有归属感的日子,心里肯定是空空的。
也得适应啊!他说,之前退休的一个好友告诉他要慢慢的调节节奏,慢慢的过度。这个时候的他们,除了自己能走出来,家人的理解陪伴尤其重要。晚饭,她买了他喜欢的菜,在初夏的黄昏里共同举杯,不谈过往,亦不谈未来。雨后的夕阳很美,从窗框斜照进来的光束刚好映在餐桌上,映照着他们举起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