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清幽
一直认为,海宁是一个充盈灵性的地方,因为天下独绝的惊涛拍岸,因为横空出世的翘楚人杰,更因为洋溢其间的真挚纯美的浪漫诗情。
仰望海宁历史的天空,可谓群星璀璨。然而,要从点点的星光中,寻觅出一颗既别致又耀眼的星辰,则非徐志摩莫属。
徐志摩是别致的。这位当年从硖石镇巨贾之家走出的少年才俊,有着与生俱来和与众不同的独特气韵。他不因门庭富足而世俗,不因年少养尊处优而矫情,不因传统教习浸润而迂腐,不因纷扰乱世而沉沦,也不因求之不得而迷惘。相反,他的身世和所经所历,洗涤出了他风流儒雅、天然率真的脱俗气质和精神内心。他的一生,似乎与烟火不沾,与俗尘有绝,却总是为爱累着,为情迷着,为美欣着,为自由奔忙着。他并不刻意规划人生,大半生奔走四方,浪迹天涯,多为逃离羁绊,寻求心灵的自由和人生的真爱。他内心的爱,有时是博大深厚的家国情怀,但更多的则是刻骨铭心的浪漫爱情。他踩着爱和美的节拍,与率真相伴,携自由同行,带着一腔真挚和执着,鹤立于熙名攘利中,行走在乱世浮云间。
徐志摩是耀眼的。他辗转而短暂的一生,他如歌如梦的纯美诗行,无不闪耀着“美、爱、自由”的熠熠光芒,让人在内心不禁感到暗暗的惊艳和温暖。因为追逐内心的美,他走南闯北,遍访良师益友,博采众长,以厚积学识,丰盈内心;因为实现人生的抱负,他背井离乡,漂泊海外,渴望“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寻求济世的良方;因为渴望心灵的自由,他执着地认为“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由此少小离家,在尽可能广袤的天地间信马由缰,放飞身心。
但最耀眼的,当是他对爱的孜孜求索:
因为向往爱情,他忘我于无形,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被爱,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有最美丽的遇见;
因为遇见爱情,他倾情于康桥,留下了“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天籁诗意,书写了“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快意吟唱,却无意拨动了亿万人温柔的心弦;
因为爱而不得,他只能伤心人故作宽慰语,发出“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真情喟叹,以及“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的无奈嗟叹;
因为爱得执着,他骤然殒落在追寻旧爱的云涛烟海中,凄美而绝决,从容又快意,从此天地间只有诗行余香,却再无纵声放歌的写诗人,再无将爱情视为甘愿为之献身宗教的痴情人。
徐志摩一生都在追逐爱的波澜中沉沉浮浮,在书写美的诗篇中洋洋洒洒。他以短暂的生命、率性的行动和真挚的诗行,诠释着他对真爱、对自由、对美的解读和向往:
他把对“爱、自由和美”的理想追求,把对爱情的所有美好浪漫幻想,真情献给了有灵气、有才情、温润如“人间四月天”的女子林徽因,一曲《再别康桥》,一阙《快乐的雪花》,唱绝了人世间所有的纯爱的浪漫情愫;
他把现实的爱意和激情,倾情付诸了纵横十里洋场、挥霍无度且才貌出众的陆小曼,甘愿为她遭训斥冷眼,为她痴迷等候,为她断绝与家中财源维系,为她而辛劳奔波操持养家,一部《爱眉小札》、一首《我等候你》,揉尽了他对痴心爱人几乎所有的心血和心力;
而也是他,因为不爱,因为率真,把冷酷和残忍,丢给了虽为包办婚姻却亦才情俱备的张幼仪,除了新婚时的嫌弃之语,以及半篇离婚通告,这位诗情横溢的才子,竟没有留下半句柔情的话,也是道尽了人间的无情。
他多情深情亦薄情,但无论是哪种,他都毫不掩饰,总是率性地行走在真爱的追旅中。
诗楼映新月,真爱照诗心。岁月悠悠,诗情绵绵。不管如何,徐志摩对爱是勇敢、真挚而执着的;而由爱及诗,他的诗也是自然、纯美而浪漫的,已永久地点亮了海宁人文的星空,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诗坛,也照进了世上众多渴望真情的心灵。徐志摩的一生,也是一阙浪漫而又热烈的诗。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他整个的人永远活在他的文字里”,也正如蔡元培先生在其挽联上所题的,“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甚至,他的骤然离去,更成了一首最浪漫、最悲情、最果敢的绝唱,让人不免感叹,那一霎魂断情空,身逝红颜,天妒英才惊环宇;此一刻康桥星辉,翡冷翠寒,芬芳诗情馨永远。可以说,“他生而为情,活亦为情,至死不渝皆为情,情之思绪弥漫着,追寻更是苦涯”。
我想,徐志摩和他的诗情,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历久弥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洋溢出来的对美、对爱、对自由的真情向往。而正是这种真情,不断唤醒着人们内心沉睡的情感,拨动着灵魂深处的温柔心弦,吟唱着人世间朴素而共同的渴望,也点亮了芸芸众生寂寞情感里温暖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