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这本《中国思想史》力求简约,篇幅所限,直接从春秋时期说起。此时期很多人对于生死这一重大问题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比如子产和叔孙豹。
郑子产去晋国,晋国的赵景子就问他郑国闹鬼的事情,由此引出了子产对鬼神问题的见解,这种见解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普遍看法。
赵景子问,听说郑国最近闹鬼,是咋回事呢?他说的这个鬼是伯有,这人已经死了八年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有他的鬼出现呢?
子产回答:“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人生开始形成的形体叫作魄。我们现在还说“体魄”一词,比如“野蛮其身体,文明其体魄”。魄就是体。有了身体才有灵魂,灵魂只是肉体一切作用的神气罢了。这种观点与世界其他文化的观点不同,因为他们多是主张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即灵肉分离的二元论。而此时中国人却是一种一元论,灵肉是不分的。这一点对中国后来影响深远,中国人的宗教不发达,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不发达,都与此有关。中国人思考问题,很早就不怎么喜欢做深层探讨和想象,而只是做表面现象的描写。钱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在宇宙观、人生观上比较接近近代科学精神的地方。
那么,闹鬼的事怎么解释?肉体没了,灵魂也应该消失啊?子产说,如果这个人活着的时候,在物质、精神上处境好,身体的功能、精力储备得深厚,那么他的身体和心灵就会比别人强,即所谓“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心灵强会有什么表现呢?那就是精神上精明精爽,精明到极端,便成了神灵了。这点可与我们现在说神明指死后不同,那时候,神明是指生前。
既然人死了,生理心理都结束了,哪来的鬼呢?这要看是怎么死的,如果人的生理功能并未衰老,突然遭遇意外而死(这叫作“强死”),不管是被刺杀还是因为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这种情况,生理作用“余劲未歇”,于是就出现“鬼”的现象。如果是生前的心理作用“极伟大极超特”,在死后就可成为“神明”。(参页5)
以上就是子产的鬼神观,也是中国古人对待鬼神的普遍看法,今天不少人还持这种观点。
如何评价子产的这种观点呢?可以说子产把人的生前和死后的问题看得很轻,他看重的是人生命的过程。他看重的是人生论,忽略了宇宙论。因此,他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态度和思想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爱讲人道,不爱讲天道”;“爱讲切近的,不爱讲渺远的”;“非切实有据,中国人宁愿存而不论”。(参页6)
子产讨论伯有鬼出现的这些话,时间上正是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其对孔子思想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此处钱穆先生并未论述子产对孔子鬼神的具体影响,因为本书有专门章节论述孔子的思想。我们不妨就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做一补充,作为与子产的参照。
从《论语》看,孔子的鬼神观是“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认为“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是“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在我们眼中,神的特点是永生,而喜生厌死当然是人之常情,很多人甚至追求永生,追求不朽。那么,怎样才算不朽呢?
这就说到了著名的“三不朽”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个论点是谁提出的呢?正是我们要讲的春秋时期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鲁国的叔孙豹。
话说有一年(鲁襄公二十四年,比子产“论鬼”事早14年)叔孙豹去晋国,范宣子就问他什么是不朽。为何如此发问呢?原来他范家从祖上到现在,历经虞、夏、商、周四代,都在做官,禄位不断,他自豪地问,我们家这算得上不朽吗?(参页7)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朽,现在恐怕会有人从灵魂不灭的角度想,但是范宣子却没有,而是着眼于人在社会中的作为(做官、食禄)。叔孙豹的不朽观,虽然与他不同,认为是在社会中立德、立功、立言才算是不朽,但是着眼点和叔孙豹一样,都是看现实的社会人生。
从两个人考虑“不朽”的着眼点可以看出,春秋时,人们已经不信生前死后有灵魂存在,所以,他们在说不朽时,也不会从灵魂不灭角度来考虑,不会说从另外一个世界获得不朽。这显然与西方宗教观念不同,西方宗教主张人应该活在上帝心中。而叔孙豹的立德、立功、立言,其实说的是,要活在其他人的心中。由此想到中学课本上臧克家纪念鲁迅的那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死了,但还是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才是叔孙豹心中的不朽。
钱穆总结说:“中国人的思想里,只有一个世界,即人生界。并没有两个世界,如西方人所想像,在宗教里有上帝和天堂,在哲学中之形而上学里,有精神世界或抽象的价值世界之存在。我们必须把握住中国古人相传的这一观点,我们才能了解此下中国思想史之特殊发展及其特殊成就。”(页7)
叔孙豹发表“三不朽”论时,孔子处于婴孩期,只有三岁,这对孔子后来的思想有什么影响呢?钱穆认为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有“最高领导地位”的人,为什么他对孔子有这么高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