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一切,无论是关于事还是关乎人,严格来说没有“好”与“坏”之分。我们之所以判断某件事或某个人是“好”或是“坏”,不仅依赖于我们看待某件事或某个人时所持有的个人喜好以及某件事和某个人所能给我们的利益,更基于我们当时对某件事、某个人的认识和了解,即我们的知识局限。
就拿我们从小到大几乎天天都不离口的“梦”这件事来说吧。
对于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梦是自我的对话,是无意识和有意思心理状态间象征和意象的对话。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理性和社会行为法则的清醒世界,一个是在睡眠面纱的笼罩下扑朔迷离的梦境世界。无论如何,梦是让我们着迷的一件事。
然而,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梦被视为通往冥界、进入魔鬼林地的入口。当时的人们对于梦极其不信任,天主教强烈抵触梦的世界。以至于在当时被视为“善与恶的象征”的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都祈祷,不要让自己回忆起梦境。
数个世纪之后,随着启蒙主义的兴起,梦才摆脱了与恶魔和审判的联系。到了19世纪,随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到来,梦才逐渐恢复了它的原貌,梦境是人们的一个浪漫之旅。到今天,梦已被我们借喻予为生命中的一种“希望”建立梦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用自己过去形成的某些自认为有用的概念去解释和预测所遇到的世间的一切。每个人所应用的那些解释和预测的概念,基本上是通过他自己的观察、感觉、询问、倾听和阅读得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识,直接来自于这个人自己对生活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的经验,或者来自第二手资料,即别人的经验的。这其中,某些结论可能代表着对极端复杂事件的评价,虽然某些结论和经验可能在解释和预测某个人的行为或某个事件时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大多数人还是有许多错误的信念,这些信念常常无益于解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评价一个人别人的所作所为。
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并认识到: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许多观点是建立在自我直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W.罗杰斯说过,给我们造成麻烦的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道东西原本不是这样。
下次,当你面对某件与你来说闻之未闻的事,或者遇见某个让你困惑不解的人时,先不急于依照你自己的喜好去下结论,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他们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