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这本书在一些不错的blog上都有看到推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读完这本书之后,能在阅读的路上少走点弯路,让“读万卷书"不再是为了满足飘浮的虚荣感,而是能够真正在书中汲取一些营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力。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当前我们的阅读状态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技巧性单一,停留在小学时候老师所教的“段落大意概括”,看到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可能有意识的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但许多情况下是看过了,就忘了。比如刚好看到一本写得很好的书,翻看前几页,沉浸在发现新大陆的新鲜感中,就像看小说一下,但第二天一觉醒来,生活该怎样还是怎样,几乎没有实际性改变。
另一种便是“碎片化的阅读”。作者在书中说,因为新的媒体出现,在现代人看来,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书中所讲的基本上是收音机与电视、报纸杂志等,毕竟这本书是在上个世纪中期写就的。但如果将书中的”电视机、收音机“,替换成当今的”互联网、手机“是完全适用的,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情况还会更糟糕一点。大家已经开始习惯了利用各种时间间隙,吃饭时看会电视新闻,排队无聊时刷刷朋友圈,感觉空虚了就刷刷知乎……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阅读的目标是什么。一种是为了资讯而阅读。比如阅读报纸、杂志或者互联网上的一些文章,这种阅读可以增加资讯但不能增强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关注“有什么”“发生了什么”。如果想要切实吸收点什么有用的东西,始于资讯,但绝不止于资讯。
另外一种则是为了求得理解,增强对自己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怎么样才算理解?我们阅读前人留下的智慧的结晶、聆听他人醍醐灌顶的演讲,通过书本,通过演讲,我们理解了一些我们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获得全新或者更高层次的启发。比如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我们开始理解人的大脑是怎么运作的,学习、记忆的机制是怎么样的,从原始人一路进化,我们有哪些或好或不好“天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其运用到现实中,指导生活中的决策等行为。当我们还是在校生时,我们有老师指导、辅助我们阅读那些比较困难的书籍,但是如果我们打算继续学习与发现,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增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我们当前的阅读状态存在什么问题?这对我们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有什么阻碍?首先对于“碎片化阅读”,互联网确实带来了大门不出便知天下事的便利,我们通常会认为我们比以前了解的会更多。但太多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而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其中的原因便是现代媒体通过精心的设计,从华丽词藻到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一层层包装观点与态度,让我们不需要经过任何困难和努力,不需要严谨的论证过程,不用自己下结论,完全就是纯粹的被动接受的过程。想象一下,我们在双眼停滞,头脑昏睡情况下拿起手机(比如正在上课),刷刷知乎,下拉到最后一页看结论,就像是突然之间得到了一份遗产,或者得到法院的判决。
对于这种问题,解决办法就是主动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事实上,读者不应该是被动地接收某些东西。相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就像棒球运动的投手与捕手----投手负责发送,让球动起来(严谨的逻辑论证过程),捕手让球停下来(通过思考、质疑,形成自己的判断结论)。好的捕手,在于能够接收、消化任何类型的球,快速求、慢速球,曲线球、变化球(可类比于不同种类的书籍、渠道),掌握能够从每一种讯息当中吸取对自己有用、能够增进理解力部分的技巧。当然,在实际有效的阅读行为当中,我们需要参与的活动会比其更为复杂。
其中的复杂性也便是解决“低效性阅读”的办法。所谓“低效阅读”,正像我们小时候背诵古诗词一样,我们可以很流利地摇头甩尾地背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理解其中意境与思想。直到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诗歌(文言)的理解力也增强了,那深深沉淀在我们记忆脑海中的《静月诗》才被我们所理解。同理,在英语水平较为低下的阶段,我们去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往往只关注这个单词我懂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因此,在具有了主动性意识之后,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在阅读的每一种活动中参与更过的技巧。比如在阅读时如何用感觉、想象力,如何掌握观察,记忆、逻辑推理等多个方面的技巧。正如作者说的,阅读就像写作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要想达到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而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