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篓后的安茶进行下一步的架烘:这是最后一次干燥,装满茶叶的小竹篓(以500克为例),每两篓并成一组,每三组用竹篾扎成一条,把成条的安茶整齐码好,置于木架上,木架下面是炭火,上面覆盖棉被,每个木架下面放了2个炭盆,木架搭的是三角形,目的是让热力在里面循环,使茶叶受热力均匀。棉被的作用除了把茶叶蒸发的湿气吸收掉外,还能做为判断茶叶是否干燥到位的工具,有经验的师傅就是靠摸棉被判断茶叶的干燥度的。
我在江南春茶厂学习时问厂长:茶叶架烘需要多长时间多高温度了?厂长说:需要36个小时,温度在70到80度之间。架烘茶时茶叶师傅需要一直在旁边。
打围:架烘干燥后的茶叶每六条(以500克为例)捆绑成件,10条为一组,即60斤。我之前收藏的都是60斤的,后因为放茶仓货架上,不容易上货架,盖为6条一组,即36斤一件。外包裹厚实的箬叶,最后以竹篾扎实,包装好的大件放在阴凉通风处。
安茶包装篓最小、条为中,件为大,这些都是外包装。传统安茶还有内包装,即是藏在茶中的3张不同颜色的内票,叫面票、腰票、底票。三票的作用是起到防伪,其上面一般会写原料要求,牌号历史、茶叶名称等,以验明正身,防止假冒,同时也是实力和文化的象征。
安茶的精制工序给大介绍完了。明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安茶的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