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的推荐,看了一期奇葩说,辩论的题目是:
美术馆着火了,眼前有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如果只能救一样,你选择救哪一样?
各个辩手都很精彩,这里就不一一细说,有兴趣的直接搜索原视频。
这是一个关于价值和选择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
首先说说价值。
市场价值,也就是价格,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议题里,没有说明价值归属的问题,因此就带来了不确定性。
如果加上一个前提条件,不论你救了哪一样,都归属于你。也就是说,如果救了名画,名画就归你所有。那这个议题可辩论空间大大缩小,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用脚投票。
于是,在这个议题里,暗含了一个默认的价值归属,救了名画,名画肯定不属于你,最多给你一点奖励。救了猫,而猫大概率可以属于你。李诞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展开了一段精彩的脱口秀。
在这个暗含的归属条件下,讨论一些“公用艺术品”和“私人可占宠物”的价值大小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讨论一个东西的价值,有两个重要的角度,首先是绝对使用价值,其次是相对替代价值。
在不能占有售卖的条件下,艺术品的绝对使用价值,就是活在人民心中的故事。节目中给出的名画是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欧洲贵族,但因为女儿夭折,整日抑郁寡欢。她的丈夫为了让她开心起来,请来达芬奇给她画像。达芬奇尽力画出蒙娜丽莎的笑容,于是就有了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这样的一个故事物化在画中,能够与观摩它的人产生心里连接,并对观摩的人带来一些神秘的体验甚至心灵的力量。这就是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品的价值。
而私人可占宠物,比如猫,也可以与人形成强烈的情感连接,陪伴主人走过生命中的许多时刻,给主人以力量。
也许可以反驳,艺术品能辐射到很多人,而猫只属于一个人。数学是很有用的,却唯独在讨论这个情感生命价值的时候,不能简单以数量而论。节目中某个辩手就是因为犯了这个错误,而被对方穷追猛打,尴尬收场。
因此,在这个场景里,讨论其绝对使用价值,很难分出胜负。
而比较其相对价值,也就是,可替代性,则会带来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思路。
把上面的问题换一下,如果名画被烧了,再造一幅复制品,其艺术价值还剩多少?如果,猫被烧死了,再造一只猫,其价值能否替代旧的猫?
到了这里就非常有意思了,整个视频中的辩论,很多人都提到了再造一幅画的复制品,却没有人提再造一只猫的问题。我想,这绝不是因为节目组的人没有想到,而是这个话题过于敏感,大家刻意回避。生命的再造,能否替代旧的生命,这是一个伦理深水区,节目组自然不敢轻易涉足。
但有人还是打了擦边球的,蔡康永在讨论价值的时候就说了,你的猫关我什么事情。对啊,如果不是自己养育的猫,一个陌生人的猫,甚至是一只野猫,对于我来说,跟外面市场上花少许钱买到的猫有啥区别?也许还能买到一只更加纯种更加可爱的呢。
继续回到可替代性的问题,名画真迹,具有唯一性,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人类艺术水平,这个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价值是显然的。但这个价值也只是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价值。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观摩一幅复制品和观摩真迹,其效果可能其实差不多。艺术的价值毕竟是人类赋予的,活在人们心中的各种故事。
这么说来,即使是讨论起相对替代价值,也是难以分出胜负的。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会陷入僵局。
不论,使用价值还是相对价值,都分不出所以然。
这是正常的。在抽象的王国里,讨论一些不可量化的不可捉摸的情感连接,自然是不会有结果的。
但现实生活,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在具体的场景里,人们的决策并不会感到如此困难。
具体的场景,就会有具体的立场,就会有具体的倾向性。
所以,节目里,蔡康永,突然爆出了一个问题,你去美术馆是为了干啥,是为了看猫吗?
大家都爆笑了。
爆笑的背后就是真相的揭露。
你去美术馆,不就是为了欣赏艺术品的价值吗,不就是为了与这些东西产生情感连接而获得体验和力量吗?
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你欣赏当中的名画,眼看要被烧了,你会情不自禁地去救它。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去撸猫馆,里头着火了,你会情不自禁地去救猫,而不是去救挂在撸猫馆墙壁上的画。
不同的场景还会带来不同的认知,在美术馆里面,随便一幅画,你都会认为是名画,值得收藏与欣赏。而在撸猫馆里,每一只猫都是可爱的,而墙壁上的蒙娜丽莎,即使是真迹,你也会认为是赝品。
关于价值与选择,讨论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但这个议题还是有很多角度可以挖掘的。真实世界就是复杂的。
比如说,猫这么灵巧,还需要你去救吗?当然,这种抬杠仅仅可当笑谈,没啥意义,题目暗含了让你去救,那可能就是这猫在慌乱中被砸伤了,或者被什么重物压着了。
比如说,你本身就是爱猫人士,看到猫就自然喜欢得不得了,那你肯定多半救猫嘛,这些都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辩手从此处切入,很容易被反驳,因为同时举一个爱画人士的特例。
还可以引申,比如,近处的哭声和远处的哭声,但理工科的人不喜欢这种脱离具体问题的模糊的引申,就不做过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