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岳金鹏
SketchUp吧ID: niceppko
1、因此楼为规律造型,先绘制三角基础的辅助面、辅助线。模型主要以视觉美感为主,所以尺寸标示并无实际意义,尺寸在此仅作为参考使用,用来大致推算控制楼体各部分间比例关系。只不过在尺寸选择时,依基本建筑知识,尽量合理一些,方便以后调整。(如楼板若按150mm来算,则模型控制在其倍数上,如选择30, 将来即可整体放大5倍。)
注:为何选择底边为12边圆?
考虑点有二:
① 圆为12边是因为12是3与4的最小倍数值,这点很重要,这样在进行捕捉时,既可以方便捕捉到“四个正方向”,又可以捕捉到造型所需的角度。
② 作为一个“圆”,在之后若需要整体缩放大小时,圆点不会变动,若直接以三角形为底面辅助,缩放时圆心会有变动。另外提示一句:在 SketchUp 里请尽可能地保持对弧线段数、点数的敏感,这种习惯在建模时有益于对异型造型的把控。
2、在楼脚间绘制楼体造型线。因有厚度,所以需要内外两条,为避免图示过乱,此处示意一条。简单做法由一个“圆”缩放而来。精细 做法,可由样条曲线获得。
注:边数的控制。
3、配合美感,倾斜造型线。为何要倾斜?因为最终造型整体是偏向上小下大的“椎体”造型。本人在之前推敲此方案时,使用的方法是中规中矩完成整体造型,在最后使用 自由变形(SUAPP编号45)将顶部缩小,得到“锥形”样式,但产生的问题较多:如计算量复杂、造型变形等,虽得形似,但弊端诸多,在有过前车之鉴后,对于斜度美感的把握已心中有数,所以此案步骤中,直接先倾斜。
注:两条弧线,在顶部处,两顶点尽量在同一平面。
注:弧线段数的控制是我一贯提及的,仔细注意会发现我用的都是“12”的倍数,具体因人而异无强求。只是倍数的好处在于,曲面成面后的布线很规整。
5、复制整理有用的造型线。 开始封面:外表皮+内表皮+侧边表皮。因是规律造型,所以制作1/3即可,旋转复制其余面,最终构成整体造型。
注:成面用 曲线放样(SUAPP编号155) 即可, 此楼体基础造型完成。有心的朋友可以提取一个曲面,取消柔化来看看,当点数有规律后,面的结构线是不是非常规整。
注:①楼板、楼层总高之和所占整体比例,以及向外弧出的美感如何确定,事先需推敲,才能保证“颜值”。
②若无细节需求,“玻璃”构件其实可看作一个“单面”,所以生成一个“面”即可(下图蓝色),其余旋转复制;而“楼板”构件,每层都是一个实体,所以本身就需要由“体块”来生成(下图黄色)。
11、完成细节。很遗憾,表示仅能完成目视细节,如结构线、装置物等。
注:结构线的提取,是通过取消“表皮”柔化来获得,此步骤删减比较麻烦,望耐心。装置物等制作此次不做重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