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值的十元钱》P20
1984年,读初二的小K在暑假来临之前,听了一堂关于计算机的学习课。当天回去跟母亲申请报名费,母亲的想法很简单,她不希望小K过一个无聊的暑假,父亲觉得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第二天,拿着父亲给的十元钱跑到少年宫报名。由于试听课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只剩五个人上课的课堂有点冷清。
多年以后,当年学习的计算机程序语言让小K在编写自己的单词书如鱼得水,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海量的处理工作,并保质保量完成了书籍的编写,销量奇高,给小K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你现在花出去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就是当年小K父母给的十元钱。
2、《为自己的错误买单》P73
我的健身教练很酷,收费也很高,因为他教得好。他的能力强,所以他的课排得满。
假如你的训练时间是三点到四点半,但你四点才到。教练会一言不发开始上课,但到了四点半,他立马结束上课,但费用依然是一个半小时的费用。
道理很简单,他必须准时下课才能不耽误下一位客户的时间。即便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没有课,他也不会延长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他不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耽误自己的时间。
生活也是如此,自己犯下的错误必须自己去承担,哪怕是无心之过。
3、《逻辑思维》P189
周六早上,牧师在准备第二天布道的讲稿。他的妻子出去了,留下小儿子在他身边吵闹不休,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路。
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从中找出一幅颜色艳丽的世界地图,把它撕成碎片,交给小儿子。告诉他如果能拼好这张地图,就可以得到两角五分钱。
牧师以为这会花费儿子一个上午的时间,但没过10分钟,儿子就拿着拼好的地图来邀功了。牧师很惊奇,儿子解释到,地图背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把人的照片拼到了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就完成了。牧师很爽快地付了两角五分。
换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