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无声告白的方式摆脱———《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声告白》是三只青蛙365共读成长营2024年共读的第9本书籍。

这本书是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此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极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图书桂冠。

365共读营2024年共读书籍

按照惯例,我们每天清晨5:30起床开始沉浸式早读,领读人已经在前一天在社群内发了第二天晨读的章节和导读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在书中找到答案,会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

6:00开始,晨读的伙伴们进入腾讯会议室,主持人首先对当天的共读内容进行概括总结,针对领读人提出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启发大家进一步思考,之后,大家踊跃举手发言,就当天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大家对当天的内容又有了新的感悟。

越来越喜欢三只青蛙365共读成长营这个平台,越来越喜欢这一群爱读书爱分享的书友。

我的读书感悟

读完《无声告白》,内心被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绪所萦绕,如同被一张细密的网紧紧束缚。

在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家庭中每个人的痛苦与挣扎。莉迪亚,那个承载着父母无尽期望的孩子,她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却在无声中走向了毁灭。就如书中所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她的人生仿佛是一场悲剧,被父母的梦想所束缚,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爱有时也会成为沉重的枷锁,过度的期待会压垮一个人。

父亲詹姆斯,内心一直被自卑所困扰,作为一名移民,他渴望融入美国的社会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异类,这种自卑让他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母亲玛丽琳,曾经为了家庭放弃梦想,后来又试图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莉迪亚,她的强势与固执也成为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哥哥内斯,在家庭中常常被忽视,但他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渴望逃离这个压抑的家庭环境。妹妹汉娜,敏感而细腻,她默默地观察着家里的一切,却总是被遗忘在角落。

书中对家庭关系的刻画入木三分。父母与子女之间,那些未被说出口的话,那些误解与隔阂,是如此真实而又令人痛心。“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我们常常以为我们了解身边的人,但事实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片他人难以触及的角落。就像莉迪亚的父母,他们从未真正理解女儿的痛苦,而莉迪亚也从未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对自我认同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都在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试图定义自己是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的声音和期待往往会干扰我们。我们需要有勇气去挣脱那些不属于我们的标签,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它是那么微弱。“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我们不能让他人的期望掩盖了自己内心的渴望。

故事的发展无疑是一场悲剧,莉迪亚的离去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这个家庭表面的平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悲剧也促使着剩下的家人开始反思与觉醒。他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尝试真正去理解彼此,去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这又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仿佛悲剧之中孕育着某种转变的可能。

《无声告白》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家庭悲剧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彼此的沟通,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给予他人自由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那些无声的告白最终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本书如同一记沉重的锤击,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在震撼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沉默或表达,都可能对我们和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地去对待生活,去倾听那些无声的告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道路,不再让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成为永远的遗憾。尽管故事以悲剧开篇,但我们可以努力让后续的发展朝着温暖与和解的方向前行,让爱不再成为伤害,而是真正滋养彼此心灵的源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