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一首歌,叫《赤伶》
去看了一位小姐姐,身着戏衣,款款舞动,真的很美。
而这首歌里,有一句词,还蛮打动人的。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酸离别歌……
戏腔与流行的结合,很动人。
歌词,有仔细翻,最惹人思考的应该是那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代许多男人是不是对女生有什么误解。
你觉得人家,不知亡国恨,就你能,就你爱国……
人家唱首歌,让你就怒了,歌由心生,万一那歌女其实心里想着,烽火连天,却身无归处,只能卖歌卖笑来容身呢,作为知识分子,是不是对人家要求太严格了点。
你不要把你觉得的事情,强行硬塞给我,说你看看这歌女,一点都不爱国。结果遗落千年,感觉歌女就不太行的亚子。这锅推的有些自然。和那些一亡国,就觉得有红颜祸水的女子祸国殃民,有什么区别,漂亮女子一旦被皇帝看上,就要注意,很可能被史官盯上了,下一个背锅的就是你……
如果你爱国,请用行动证明,不要攀扯人家本就薄命,无依无靠的商女。
你看看隔壁的辛弃疾,正灯下看剑呢……
昨天去看蒋勋老师解读,说道唐诗,说道白居易,
白居易年纪轻轻时,就写下《长恨歌》,后来他理解到,作为一个文化人,要去看到人间疾苦,要去把这些最真实的东西写下来,要去记录人民最真实的生活,
如《卖炭翁》
《新丰折臂翁》
他便不再看重雕琢文字,而是以最朴素的力量去寻察人间冷暖。
这跟我从前理解的白居易太不相同了,
一人人慢慢走过岁月,沉淀下来的这样紧宝贵的品格,让我心里不由得感动。
另一个被我误读的诗人,就是杜甫了。
从前迷恋李白的仙逸,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长相思,在长安。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曾经用他的潇洒和天真,不与世俗,打动我,无数次。
我曾经觉得,他的诗仙之名,是应该的,
而杜甫,
一想起他来,我就愁容满面,一点都不开心。
所以我一点都不喜欢他。
可是蒋勋老师用他温柔的解读,让我看到,杜甫是这样的诗意,怎样的哀民生之多艰……
《石壕吏》中的老妪说: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一个苍苍老人,在失去了三个儿子后,不想家人再有去无回,而毅然自己踏上了不归路……
我读完哽咽不已。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从前竟未体味到这层心酸。
我认为,这样的诗,才是一个长大了,心里有自己的成长,也有对这个世界的关怀的知识分子,自省的道德力量。
他配得上后世千年的“诗圣之名”,
我在想,一个人,怎么能这么心里善良。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时,他也能歌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心中唯有缅怀和敬畏,
顿觉自己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这算不算一种情怀,我不知道,
我只记得,当钱谦益说水太凉的时候,柳如是准备以身殉国的决绝……
我还记得,董小宛写冒辟疆的书信,
“王师在途,杀人盈野……
临书哽咽,无泪可挥……”
我记得,昨晚看到的,陈凯歌导演说的,
会不会有那么一群人,心里仍然有理想主义的情怀,心中仍然有“侠”的情怀。
尽管别人看到《我想有个家》这个故事时,说我不信,不相信这个故事,
其实,我觉得是我们越来越不相信善良……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在反映我们的无奈,我们这样做,我们是有道理的,我们不容易,我们可难了,可是,这不能成为你心中道德和情怀泯灭的借口,你觉得别人都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也不能落伍,你觉得大家都追求一种有仇报仇,睚眦必报的公平感,我们就不应该有宽容之心……
不是应该,是被洗脑了。
是在这个个人主义的世界里,我们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沉溺,越来越注重外表的精致华贵,或者浅浅的心灵慰藉,在欲望里沉浮,而不再去想要寻找自己失落的本心了。
我看完,在炎亚纶弹琴的时候,在牛俊峰宣布关张的时候,我也抑制不住的有些难过。
又有些感动。
我反思到自己,后来。也觉得尴尬,觉得不入戏,觉得女主为什么会喜欢上那样一个男生……
觉得为啥不是那种所谓的理想的,每个人都变了,都非常有层次的展现了自己的蜕变,而是默默把一份善意传递起来,每个人都不再有小我了,都是看到一段很美好很执拗的爱情时,愿意协力去成全它……
即便在别人看来,或许很可笑,想着人家皆大欢喜了。你们都得到了什么呀?
我想说,他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澄澈,得到了相信人心的善良,得到了这世间珍贵的暖,很有可能会就此传递下去……
越来越频繁的陷入思考,似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都胡思乱想过多,有时候写下来,也觉得力不从心,就这样吧,感谢读过的书和人,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自省。
午间遐想,就到这里。
风乎舞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