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创伤与复原》第十三天。首先让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的一段实在太精彩的描述:长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过度警觉和记忆侵扰症状,会融入抑郁的静态症状中,产生里德兰所称的“幸存者三部曲”:失眠、噩梦和心身症状。这种障碍的解离性症状,也与抑郁症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症状相结合。长期创伤中的主动积极态度的停顿,也与抑郁症的冷漠和无助相结合。在长期创伤中受到损坏的依恋关系,亦增强了抑郁症的隔离感。长期创伤中被贬低的自我形象,则更加激起抑郁症的负罪感。而长期创伤对信仰的丧失,也与抑郁症中的绝望合为一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其实就是抑郁症的孪生兄弟!如果这对孪生兄弟真的出生了,估计患者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吧。但愿患者会在中途流产,而为他们做流产手术的就是我们这些咨询师!
今天学习中本人关注的重点是,长期被囚禁而引发创伤的患者人际关系的重大改变。因为长期创伤,随着患者自我的受损甚至破碎,本人理解为人际关系发生了反向变异且变幻莫测。对本该亲近的人,会产生怀疑甚至痛恨;而对本该痛恨的人却怀有一种变态的依恋。而且这些情绪的跳跃性是常人难以理解和适应的。就像书中说的:受害者“甚至也可能会害怕一旦失去加害者,她会感到空虚、迷惑和失去价值感。”他们会视绑架者为救世主……这就是发生在受害者身上的创伤性联接关系。对这样的案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帮助分析。年轻的时候常常看到街上非常漂亮美眉的身边,总是一个丑陋不堪而且凶神恶煞的男人。为此总感觉不可理喻。慢慢才了解并且理解到,原来丑陋男人不仅没有长相,而且没有工作没有钱,但美眉就是不肯离开移情别恋。其中道理就是丑陋男人心狠手辣,美眉害怕。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长期的害怕后形成的变异扭曲的依恋才是最重要的。由此看来,在囚禁中的受创者对加害者的依恋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使本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会对本该亲近的人怀疑甚至痛恨呢?比如受虐儿童会认为:“没有施暴的那一方父母应该会知道实情;如果她有足够的关切,她该会发现;如果她真正在乎,就会为自己奋战。孩子认为自己被抛弃,任由命运处置;她对自己被弃之不顾的愤怒,尤胜于被虐。”就是说,儿童如果在家中遭受了父亲暴力,他反而会更恨他的母亲。本人也探讨了这其中的缘由,是怀疑母亲成了父亲的同谋?还是因为对父亲产生了变异的依恋而没有了痛恨的对象?抑或已经没有了亲近的能力而只能痛恨?再可能是把母亲看成了鲁迅笔下冷漠而麻木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