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的「西贝X华与华9年持续合作总结」2.1-2.3的部分,让我对「重塑品牌」时如何展开「品牌资产」积累的工作有了步骤上的认识,首先打造能够积累「品牌资产」的超级符号,也就是「品牌名」(品牌名是第一品牌资产),其次是思考如何通过宣传积累「品牌资产」,也就是开发设计“品牌的元媒体系统”,做足基本功,再对外亮相。
文中写到:“西贝坚定地走‘莜面’这个健康品类的路线,品牌名就叫西贝莜面村。品牌名是第一品牌资产,所以华与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教会所有人念‘莜’。怎么做呢?超级符号的本质是嫁接文化原型,人们往往只认识他们已经认识的东西。占领一个文化原型,就相当于占领了这个文化所代表的所有财富。”
这里让我看到,在西贝这个案例中,第一个课题是:“教会所有人念‘莜’字”,降低品牌名识别、记忆、传播的成本。
那么如何教会顾客念“莜”字呢?
文中给出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打造「超级符号」,通过嫁接文化原型的方式;第二个方向是直接“在品牌符号上加‘拼音’”,“以极低的成本普及‘莜’字”。
嫁接文化原型,也就是调动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迁移、嫁接到“新事物”上,让人们一看到就对「新事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不是完全陌生的状态,这样不仅创造出了熟悉感,而且使人一下子就能记住。
“莜”这个字嫁接在两个文化原型上,第一个是“I LOVE YOU(我爱你)”这个超级话语,第二个是I LOVE NY(我爱纽约)这个超级符号。
打造「超级符号」的标准是:“不仅让大家能够看懂,而且让大家可以‘看图说话’”。
本书第37页对「超级符号」的定义和三大功能:“人人都看得懂的符号,并且会按照它的指引行事。指称明确、信息压缩和行动指令”。
关于西贝品牌名的超级符号,就是要解决品牌名不认得、念不出口、念错的问题,念不出口就影响人们自发的“播传”。比如说,今天在商场吃了一家好吃的店,想要安利给朋友,但是不记得名字,说半天也描述不清楚,对方也不能准确地找到那家店,也就没办法主动寻找,这就造成了“营销传播”上的阻碍。
嫁接在「文化原型」上,调用受众已有的对“I LOVE YOU”的理解和认识,不仅解决了“莜”字不会念的问题,还创造出了“熟悉感”,顾客不再是看到一个品牌心里会想“这又是一家新品牌”,而是会有“好像很熟悉”的感受。熟悉感最大的意义是:信任,信任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打造好能够积累「品牌资产」的「超级符号」后,品牌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并不是一上来就打广告,而是根据“「超级符号」与顾客的接触点,打造品牌的元媒体系统”。
文中写道:“重塑品牌的第一步,并不是铺天盖地地打广告,也不是急着找一堆kol和网红做宣传。华与华主动启动元媒体工程、商圈明星工程,打造最强品牌道场。基本功做足,才能对外亮相。品牌有哪些元媒体呢?这要视行业而定。对于餐饮品牌来说,最大的元媒体就是门店。西贝每年要接待6000万名顾客,进了门店之后,品牌的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可以‘全面媒体化’的元媒体系统。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从0-1重新开发设计了西贝的店招、店内菜单、宝贝围兜、湿巾纸、手提袋等一系列元媒体。”
这里让我看见,在重塑品牌之后进行推广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规划品牌自身的元媒体系统,系统规划的方向也就是梳理“超级符号与顾客之间的接触点”,把每个接触点都当作“品牌媒体”进行设计,把品牌自身拥有的、可以开发利用的媒体资源用好,完成品牌「全面媒体化」,再向外购买「延伸媒体」,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曝光量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