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抓好干部这支队伍,只有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才能更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在思想上想为、在本领上能为、在行动上敢为,成为助推改革的“时代先锋”。
坚持引导激励并重,让干部“想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引领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干部担当作为,越要提高干部的理论修养。要加强干部思想观念教育,健全完善干部培训链条,统筹各级各类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效载体,高质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系统阐述和全面教学,使干事创业的认识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跟上事业需要。要充分给予冲锋在“改革一线”干部激励保障和关心关爱,在创先争优评比、畅通干部成长渠道、保障干部待遇权利等方面侧重倾斜,充分调动干部改革攻坚、服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教育使用并举,让干部“能为”。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三个区分开来”,强调的就是区分“为公”还是“谋私”“无心”还是“有意”,就是让实干者能作为,为实干者“开绿灯”,切实为有能力闯、有胆量干的干部撑腰鼓劲。在具体实践中,要聚焦于改革领域的业务培训,将培训内容与干部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调查问卷、知识测评等方式,抓住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的实际需求,分期分类对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补齐干部能力短板。要在深化改革中为干部搭建“练兵场”,选派优秀干部到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等“改革一线”领域挂职锻炼,把敢于担当、干得成事的干部及时提拔使用起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推动机制保障并行,让干部“敢为”。改革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唯有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敢拼敢干,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要切实减轻干部大胆尝试中的思想包袱,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违纪干部深入开展考察考核,全面客观地综合分析其失误,在充分考虑其犯错动机、性质影响、造成后果、挽回损失、改正表现等因素后,给予合理的评价,确保干部能真正放开手脚、敢作善为。要强化跟踪问效,疏通“上”“下”渠道,让认真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的“问题干部”有上的机会,让改过自新、知耻后勇的“回炉干部”有盼头、有干劲。“想为、能为、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