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小时候不懂故乡,如今再读《故乡》,不得不感慨,每个人都有个回不去的故乡。
1
鲁迅这次回乡是为了处理祖上的老屋,还有屋里的一些物品。母亲提到了闰土,少年时闰土的形象便出现在鲁迅的脑海。带着银项圈,紫黑的脸。以及闰土陪他玩的一些趣事。
三十年未见的闰土,再见到他已有些生疏,嗫嚅着叫他老爷,鲁迅也不知从何说起,闰土紫黑的脸大了一圈,布满皱纹。
身后带了第五个孩子水生,水生和小时候的闰土一般,和鲁迅侄子宏儿又结下了儿时的友谊。正如鲁迅和闰土小时候一样。
每个人的故乡,总有那么几个人,让你多年以后,感怀不已。
我的故乡是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那时的玩伴是一起长大,一起上学的小伙伴。
村里的小学不大不小,一年级到六年级总共九十我个人,教室是一间间不大不小的窑洞,我所在的班只有十个人。
那时听说镇里的中学,一个班有四五十人,城里的小学也差不多,对于我们十个人的小班,我多少有些自卑。
十个人中,有四个女生,六个男生。老师是个非常严厉的人,现在看来是有暴力倾向,长着明显的三角眼,三角眼总是因为我们学习的错误,用暴力解决,要么扇耳光,要么挨板子,要么用拳头在你身上雨点般落下。
我们做作业时,他总是趴在讲台上睡觉,醒来时往往口水橫流,脸上也有红色的地图,甚至腿脚都要缓缓才能走。
我们的小学就生活在三角眼的恐怖中,多年以后,当时小伙伴们已经成年,回忆往昔,唏嘘不已。
“真是恐怖。”其中一个姐妹感叹道。我问起三角眼的现状,有人说后来他离开了学校,在一个地方烧锅炉。
之后,不论多久我们相聚,谈论最多的还是三角眼,三角眼带给我们童年一抹黑色的阴影。
还要感谢他,让我们早早认识了人性的恶心。发以至于以后再遇到不堪的老师,都会说一句,这算什么。
阿信在《如烟》中说,生命是华丽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
对于鲁迅来讲,时间偷走了他的儿时玩伴,只剩一个艰难养育孩子的父亲。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时间偷走了我们在故乡的青春岁月,留下的只有残缺的记忆片断。
2
鲁迅逗留几日,便到启程日期,闰土又来了,这次没有带水生,带了五岁的女儿,终日忙碌,他们已无功夫闲聊,就此别过。
鲁迅离开了故乡,老屋已卖,故人已远,分别时刻,一堵看不到的墙将他们从此分隔开来。
最后鲁迅说了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前几年,我回到家乡,又遇到了儿时的朋友。多年不见相见甚欢,彼此留了微信。不久她拉了个群,群里大家兴奋异常。
除了诉说多年不见的喜悦,还有往日的种种趣事。不多久,群里安静了许多。
消费完童年的往事,现今的生活已无交集。大家沉默了,微信群成了鸡肋。
故乡的人,终究还是有了看不见的隔阂。
3
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故乡已不复存在,只有八零后九零后们还把乡村当成故乡,侄儿一辈日常不再说家乡话,用普通话代之,他们心中已没有山青柳绿的故乡概念了。山村只剩下在微信群里苟延残喘着曾经的乡土味。
董卿说,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时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一代一代人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故乡,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人。但相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乡终将回不去,偶尔会在记忆中泛起涟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