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晚上7:30–9:30)偶然的机会跟着学校同事参加了明哲老师的亲子沙龙的心理研讨活动。
活动的伊始明哲老师直接抛出问题“你觉得什么是高校陪伴?”
成员1说:“以前觉得陪伴就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做什么都让孩子一起去做。孩子对我很反感。现在觉得高效陪伴是孩子想做什么,家长尽量跟着孩子去做。”
成员2是一对年轻夫妻一起过来的。允许孩子去酒吧,自己也会带孩子去体验。
成员3也是一对夫妻参加活动。他们觉得高效的陪伴就是在跟孩子相处的时间里让孩子学习、成长。孩子能听家长的话,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还没孩子的我就直接从自己的感受中说了自己的感受,也让我在这次沙龙中回忆了跟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觉得很温馨、很有爱。现在再想也觉得很温暖。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天晚饭后都是跟家里人一起看电视,在电视中看到有小孩子在跳舞在打球在唱歌的时候家里人就会说:这个表演的小孩子长得跟XX差不多呢,年龄相仿。这个跳舞的孩子看起来跟你差不多年龄呢……每次一听到这些话我们就会看得更认真,跟着电视上的人做一样的动作,以致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看电视的时候都在寻找电视中人物跟家里人的相似特征。现在回想起以前,觉得很可爱。
明哲老师觉得高效陪伴是要做到一下几点:1.陪伴的时候要用心、专注、耐心;2.正向情绪3.少说教,多活动。
对“高效”一词有不同定义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班孩子小灿妈妈,家长在一天晚上很恼火地跟我打电话诉苦:“我为了陪伴她,从小每天回来都陪着她做作业。她倒好,现在成绩一直往下降…”很多的家长也有这个苦恼,我明明天天陪着她了,看着他做作业了,他还不知足。都要我逼着去学习……稍微监督不到就偷懒不做……
期待不同,结果不同。但需要明白,陪伴不等于教育,如果要教育,最好另找专门的时间。
在陪伴中请专心、用心和耐心,请带给孩子正向情绪,再加上少说教、多活动,那么你的陪伴就将带给孩子终生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