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看过乐队的夏天,是因为开始听到这个综艺的时候就没有兴趣,只有一种“摇滚”这片净土也要被污染了的感觉,但因为朴树的出现,我看了乐队夏天的最后一期。节目录到一半,他突然站起身来说:“我岁数大了,我要回家睡觉了,走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任性了,多年前,他跟高晓松演出回来,车行驶在半路上,朴树突然说:“停车,你们把我放在这儿,我要看夕阳。”
高晓松吃惊问道:“那我们走了,你在高速公路边上怎么办?”
朴树依然要下车:“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
后来,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回家的。
对的,他始终忠实于自己,与这“世界”格格不入。
活到这把年纪,历经了太多苦难,朴树真的不必再取悦任何人了。
看完乐队的夏天最后一期。嗯,很好,很嗨,很感人,夹杂着情怀。但思索片刻后我真实的感受是如何呢?
乐队的夏天,资本家的又一个风口,打着传播摇滚乐的旗号做这样一个综艺节目,请了一群伪摇滚,唱着自以为很嗨很深刻的不伦不类,感染着一群热衷“Party”的新时代青年,它确实起到了传播的作用,但传播的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时间印证。其根本,无非是商业资本的又一次风向,讲再多情怀,也是如此。
这种经过编排经过修剪之后呈现在大众眼前的一档”摇滚“综艺节目,播出后吸睛无数,各乐队也涨粉无数,当你听到大把听着流行乐看着肥皂剧长大的追剧青年高喊着PUNK,FUNK,Britpop的时候,只会觉得无脑。尤其是节目最后主持人说马上启动乐队的夏天全国巡演,带着这些乐队开始捞金的时候,我本能的拿起遥控器关闭电视。
它确实污染了摇滚乐的本质。
当工业时代结束娱乐时代来临的时候,资本家开始寻找各种风口,从选秀到整个华语乐坛,从流行到嘻哈,从经典到前卫,终于轮到“摇滚”了。这只能证明娱乐已经过剩。而这一场又一场狂欢的参与者,也只是资本运作的棋子而已,最终会被下一个风口下一个时代所替代掉,而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们,才会被历史所铭记。
事情本无好坏,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能被感染并沉浸在现场的气氛中,但,其中的真实又有几分?狂欢过后又有多少人还保持着清醒。
总之好处还是有的,乐队的夏天通过商业运作,把乐队音乐带入所有人的视野。其实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定是百花齐放,不管是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罢,一定是见识的多了,到最后,才有所感悟,优秀的摇滚,或者说优质的音乐是什么样子。就像张亚东对那些乐队说的:“你们应该多听,多看,要有进步”。说白了,桀骜不驯奇装异服并非就是PUNK了,墨镜帽子做作的英文歌并非就是英伦了。
摇滚乐不应该这样狭隘,也不应该这样无脑跟风模仿,中国的摇滚乐本就有它的文化与历史,那才是中国摇滚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