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远在家乡的老妈微信聊天时,总会不自觉聊到我曾经认识的人相关联的事。
网络让我和家乡保持着这种连接,不断激发着遗忘边缘的记忆。
今天,她不禁感慨,老话说得好,说的准啊,上梁不正下梁歪。
啥又刺激到老太太了呀。我故意逗她。
你还记得你小学同学xxx吧?昨晚喝得烂醉,躺在路边,天下雨,浑身湿透,人事不省。好在有早起的人发现,赶紧通知他家人,一起送到了医院,也不知人咋样。
也是命大,10月的天气还不冷,这要是再晚一个月在路边躺一晚,冻也冻死了。
对这个已经30年多年从未联系的小学同学,被老妈一提,还有点模糊的印象。
他爸爸也很爱喝酒吧。记得小时候,我们都不敢从他家门前走过。他爸爸喝了酒总爱发酒疯,声音高亢暴躁,骂声不绝,还会打他妈。
小时候,我们都怕他爸又讨厌他,经过他家门,总是跑得很快。这样一想,我那小学同学,他无处跑,一定挨了很多的打骂。
他爸现在已经半身不遂,估计活不了多久了。常年醉酒,痛风一发作,一个多星期下不了床,下了床再喝。如此反复,那酒瘾就像毒瘾一样,大得很。
半身不遂好几年了,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酒够不着了,还骂人。老伴已经搬出来和儿子住,一日三餐送口饭,续着他的命,其他照顾也没有,屋里一股恶臭。
有人说,身上已经开始溃烂,照这情形,能不能撑过冬天还不知道。
我就不明白了,我小学同学从小被父亲打骂,长大后一定很痛恨酒啊。怎么会和他爸一样嗜酒如命。
上梁不正,下梁歪啊。他爸爸那样,他能好到那里去?他爸爸的血里都是酒,他的血也一样。
哪来的谬论啊。
怎么不是,他身上没有他爸爸的血吗?基因大的狠。
呦,老太太还知道基因,不错呀。和老妈聊天,总忍不住调侃她,好像是种乐趣。
聊天结束后,我又回想了很久。
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父亲的行为习惯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着强大的影响。不负责的父亲是自知而不自制的,也是非常自私自利的。
而我的小学同学,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到外面打工找活路。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又不得不回来。
文化程度低,结婚后日子过得也不顺畅如意,就捡起了爸爸的旧习,渐渐离不开酒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宿命的妥协和认输。
我不知道我的同学有没有抵抗过,怎样超越原生家庭的恶习,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况且他现在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该怎样为了孩子破除这命运的禁锢,他有责任也要有能力。
祈愿这次从酒神手中得救后,他能有所思、所想、所行。让家庭的不正上梁,由他开始扶正。
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