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黄仕明博士的视频号,内容是讨论爱与溺爱的区别,很认同,回首自己的育儿过程,心中满怀感慨!
作为一名自以为还算负责任的妈妈,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不断学习,加了很多育儿博主和公众号,每天浏览有营养的文章。
目前儿子5岁,所幸在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成长,也不断被身边的同事询问育儿经。儿子性格活泼开朗,对人热情友善,敢于挑战,有是非对错的意识,喜欢的事有毅力坚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遇到更多的挑战,我也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努力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做孩子成熟的引路人而不是绊脚石,让孩子失了志气。
黄博士在视频中提到,如果孩子诚实地告诉父母自己的成绩没考好,父母的态度应该是:孩子,成绩好或不好,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但是学习是你自己的的事,是你的责任,你可以想想这次什么原因没考好。
黄博士的结论:无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社会规范才是真正的爱,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温柔且坚定!
而溺爱是你做什么都行!看似对孩子很好,实则是放纵,是纵容!
作为父母,首先在情感上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父母都是无条件爱我的。其次,要让孩子明白或学习一些社会规范,让孩子体检成功,获得价值感!
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处于一种无边际的成长环境中,看似疼爱,其实我认为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
人需要界限,需要在规范中成长,孩子更是如此。这种百依百顺的溺爱我理解为控制欲,是父母需要警惕的,我们无法替代孩子的人生,应该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是只满足孩子们肉体的需要,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灵和情绪,觉察孩子们的变化。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培养孩子的目标是,在孩子离开你的时候,他可以做正确的决定!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