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带给了我什么

阅读的初衷已经难以重新完全记起,只记得当时自己心存着一些功利心,渴望借助书籍的力量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

在这段与书籍作伴的短暂旅程中,虽然偶有闹过不愉快,但是总体来讲还算相处融洽,我从它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我把这些“书友”不严谨地分成三类:思想者,思维者,执行者。

思想者

这类书就如同德高望重的长者,它们是我的思想导师,有时风趣,有时古板,它们能够透过一件件小事情来引导我向内看,去重新认识自己,去重新勇敢地正视自己。我从它们那里受到了许多启迪。比如说,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自己和解,这样做常常能够缓解焦虑感,尤其是在认为自己遭受了所谓的不公平对待时;再比如,它们教会我面对问题,要学会不断地追问,从现象上去挖掘探寻问题的本质。

思维者

面对思维者,我的眼里充满了羡慕以及崇拜之意。它们总能够构建好问题的思考框架,把问题分析地更加清晰透彻。面对别人的误导言论,也总能敏锐地嗅探出言语中可疑的味道。我孜孜不倦地向它们学习,渴望某一天能够达到它们那样的高度,在面对挑战以及失败之时,能够泰然自若,面对不确定性能够笃定而从容。
我从它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第一点,就是要批判性地思考。所谓思考,需要在接受别人的观点前,在脑子里推演一遍论证过程,来检查其论证过程有没有漏洞或者不合理之处,只有这样做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第二点就是要以成长性思维代替固定性思维。面对失败,不能够垂头丧气,要深信这样的观点,即成长的过程就如同凿石取玉般,其过程需要经过千锤万凿。如果只是认为自己能力是一固定不变的,而成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问题,那么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显得束手无策,颓然丧气,甚至会否定掉我们之前所取得成功。因此需要转换思维,不要限制住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拉长时间线来看,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成为未来更好的自己做铺垫。

执行者

执行者的作用不容小觑,假使没有它们的监督,我的阅读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它时常提醒我不要光看不练,无论是书中提出的好的解决方法或者知识概念,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者原有知识体系,通过现实场景运用或者读书笔记等形式主动输出,从而内化到自己的脑子里。
它们让我对自身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机制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比如想要习得某项技能不单单是只靠时间的投入,一万个小时定律所忽视的一点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练习难度。另外有一个观点刷新我的认知,那就是想要养成某种习惯或者戒掉某种习惯,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执行不是最佳的,而是要设法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及时建立正反馈。
书籍可谓我的良师益友,它们教会了我许多。阅读久了,也会愈发觉得现如今的自己有时候多么无知无畏,于是乎我告诫自己,在今后的为人处世上要保持谦虚之心,多多去挖掘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系统的英语阅读训练是从接触到“百词斩”开始的。起因很简单,突然想要考研,但是并不清楚自己想考什么专业,但我清楚...
    来日缘何方长阅读 5,065评论 3 9
  • 每当心浮气躁的时候,我会让自己去读书。 书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让我暂时脱离现实中的琐碎与疲惫。 在翻开书的那一刹...
    落笔天涯2016阅读 1,781评论 2 5
  • 五一假期去长沙,见到了好久不见的表妹。她问我:“平时在做什么?”我说:“运动,看书,偶尔写点感悟”。 看书?书有什...
    梦凝儿阅读 2,806评论 0 17
  • 其实很惭愧,身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我的阅读量比起身边的同学来说简直是不忍直视的。并不是不爱,但每次在书和手机的...
    旧亭旭阅读 1,891评论 0 2
  •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常规学科疆域的头脑。」那么,当你跳出常规学科后,你我...
    秦巴武少阅读 9,417评论 2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