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经常会听到身边人的指责,你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呢?让我困惑,什么才是耐心呢?没意义的事不想做了,不喜欢的电影不看了。这是没有耐心吗?我觉得这应该是放弃沉没成本。而真正的耐心应该是延迟满足的能力。
我们喜欢看金庸,武侠,内心艳羡的往往是主人公年少成名,几天之内学成绝世武功。我们读书,写作,也希望自己立马读懂深意,写出爆款文章。这都源于我们希望即时满足。
我们常常买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最后束之高阁。买的时候兴奋莫名,好像买到就学会了。然而买和学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
婴儿呱呱坠地,一个不满足就哭给你看,他需要时时刻刻的即时满足,需要世界围绕他转。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小学,初中,高中,知道了等待,就慢慢有耐心了。
就像学英语,一两个月看不到起色,坚持五六个月以后,某一天突然发现听懂了。有耐心的人会盯着长远目标,不因眼下看不到希望而焦虑。这么看来,耐心就是理智脑的结果。
如何才能拥有耐心呢?
1深度思考,提升认知
我们常常停留在学习的表层,低勤奋无效努力,买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忙忙碌碌,追求数量,不求质量。
粗读十本,不如精读一本。如果我们能够遵循学习的闭环,输入思考输出。不求记住书中全部知识,只有一两个观点能触动自己,带来切实的改变。这样正反馈的收获越多,耐心自然也就增强了。
2坦然接纳自己。既然耐心是我们的天性,在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反复,那就坦然接受。当它反复的时候,抱抱自己,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失败,只是体内的原始人又出来溜达了,过一会就送他回丛林。那样温和的交谈,原始人会越来越听话的。不因反复而焦虑,这本身就是有耐心的表现。
2学会忍耐,延迟满足。记得樊登老师说过,在养儿子嘟嘟的过程中,有一回嘟嘟因喝不到大牛奶而大哭,樊登老师借机教会了儿子忍耐,延迟满足。
我们也要教会理智脑延迟满足,面对手机的诱惑,我们可以把手机放到自己够不着的地方。等完成手头任务,再去打开。几次一来,我们会收获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体会到延迟满足的快乐。
3探索事物规律,改变认知视角。如果我们知道了事物的原理,深层规律。我们是否会重新定义行动的意义。知道了饮食均衡对健康的意义,我们就不会胡吃海塞。知道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就会主动减少娱乐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知道了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更注重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否就会更有耐心?
4心流状态。如果我们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积极投入,真心地热爱,感受到其间的快乐,那样耐心就会成为本能。就像作家写作,艺术家创作,他们都是乐在其中。跑步者每天风雨兼程,不是有人督促,而是他跑得可舒服呢。
得耐心者得天下。有了耐心,能让你的人生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