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10.25
阅读书籍:《拆掉思维里的墙》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古典著
阅读数量:P120—P150
阅读方法:精读
阅读目标:学习如何掌握自己的权益,快乐的活着
留意生活中的人会发现,有些人活得无忧无虑,脸上常挂着笑容;而另一些人,总是抱怨,对谁都摆出一副脸色。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这也属于心智思维的范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心智转化器”,上面有两个按钮一个是痛苦一个是快乐。按钮在我们自己手上,选择哪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权利。每每遇到一件事情,都会按下其中一个,开启一种心情。
从前有个禅师很喜欢兰花,一次云游,让徒弟照料。不要徒弟将花养死了,很害怕,怕师傅责骂他。师傅回来后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徒弟,“我当初养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这个故事中,在禅师看来,即使兰花摔坏了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总有比大发雷霆更好的选择。他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情况负责。
当事情已经发生,结果或好或坏都已注定,那选择何种心态去对待,何种方式去处理。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们自己是掌控者。
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消极的心态去对待,会去抱怨埋怨别人,而推脱自己的责任。比如说,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大学期间不好好学习,选择了堕落。却怪学校没有学习氛围或者老师讲得不好,所以不愿意学习。在学校参加社团,部门工作做得不好,却埋怨其他干部不上心。即使是打个LOL,输了也会各种骂队友坑爹。等等,像这种一遇到问题就埋怨别人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样解决的方法有效吗?何不去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刚上大学那会儿由于学校不好,心情很差。听到家人和朋友最多劝的一句话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但在我看来这句话说的不全。而应该是“既来之则安之、用之、改之”。既然来了,先要将心安定下来;再去利用可以用到的一切资源,使自己越来越好;最后改进,使得这个地方变得更好。这也是我来到大学四年所做的事,从中总结的感悟。
书中还提到了近年来热议的一个话题“公平”。如今我们生活在法制社会,很多事情是公平的,但也有相对的不公。就看我们去如何对待了,其中,免不了会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作祟。书中举了中外的许多例子。向崇洋媚外,想要移居他国寻求更多公平的国人证明了一点,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书中的一段话感觉很在理:“如果你还年少,你相信世界是公平的,那是天真。如果你已成年,你还在寻找绝对的公平,那是愚蠢。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一种对不公平的免疫力。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比学会如何评论不公平重要。”但我觉得这并不是让我们去“安之”,而是该“安之用之改之”。“安之”,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公;“用之”,使用法律的武器对抗不公;“改之”,尽己所能,消除不公。PS:感觉今天的读书笔记写得还不错,自己的思考比较多,有点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