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1月13号编排、创作出了音乐流瑜伽作品《那一天》,这几天一直醉心于编排新的音乐流瑜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练习《那一天》这首音乐流。
今天抽空练习了几遍我的《那一天》音乐流,创作这首作品时的灵感与动力以及选择体式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虽然我没有任何音乐经历,也不懂音乐常识,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听音乐,喜欢用自己瑜伽的方式理解音乐,诠释生命,释放情感。
喜欢一首歌,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忍不住就想深挖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很幸运地看到了大运河风老师的一篇文章,文章对这首歌的歌词、编曲、演唱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正如老师文中所说:“喜欢一首歌,始于颜值——优美的曲调,陷于才华 ——犀利的歌词,忠于人品——真挚的感情, 迷于声音——完美的歌唱,醉于深情——震撼的爱情。”
《那一天》这首音乐流的起始体式是金刚坐祈祷式,张开的十指、轻触眉心的拇指,开篇就让人陷入神圣的氛围,“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这两句歌词我选择了小五花转换莲花手印,向上缓缓托起,练习时就像是伸长了双臂、拉长了身体触碰到了心中遥远的期许;“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用了大拜式穿越到眼镜蛇式,体式与歌词的意境完全贴合,练习时很容易就做出了眼镜蛇式贴着地面向前向上的感觉。
“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句歌词用的体式是慢起高弓步
,练习出了途中与你相见的喜悦与期盼的感觉;“那一瞬,我已飞”,体式由高弓步转换到战士三式,练习时仿佛感觉自己真的像是找到了飞翔的意境;“飞成仙”,这句歌词选用了战士三式转换到反战士,抬起的脚缓缓落下、手臂缓慢进入反战士体式,感受到飞成仙的轻盈与欢喜。
降央卓玛偏低而又宽厚的音域,特别适合瑜伽的习练与深入,舒缓的乐曲与女神那浑厚的中音完美结合,音域由低到高,曲调悠远深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安排、这样的节奏,在练习瑜伽体式时,仿佛能够带给你无限的延伸和空间,甚至体式可以触摸、深入到自己平时无法达到的限度。
音乐流瑜伽,跟随着音乐的流动,用瑜伽体式释放情感,让身体在音乐中流动,在流动中冥想,外修于形,内修于心。好的音乐可以带给你悠扬、深邃、灵动、美妙、振奋、激情、悲伤、劲爆、舒畅、高雅 、沉醉直击心灵的震撼,恰如其分的瑜伽体式选择,让这些音乐带来的感受以自己肢体表达出来,带来的还有更深层次的流动冥想。
音乐能带给你心灵的喜悦,瑜伽能让你触及自己的灵魂,当瑜伽遇上音乐,在流动中舒展身体,在旋律中释放情绪,逐渐放下心中所有的疲惫和杂念……
关注七彩霞健身瑜伽,让瑜伽走近你我他,坚持练习,健身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