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4。张红。
从事焦点解决咨商训练时,我常给学员两组设计好的问句,以自己的“烦恼”为例,两人一组,一人当当事人,另一人则当助人者,请学员以自身做实验,但是先不告诉他们这两组问句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组问句包括:
最近有什么烦恼?
这个烦恼是怎么发生的?
这个烦恼多久了?
是谁造成的呢?
都怎么处理的呢?
……
进行完A组问句练习,角色扮演当事人的学员反映:虽然清楚了问题的来龙去脉,但像是被警察问案或看医生的感觉,并且愈说愈烦。
B组的问句则是:
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比较不会困扰呢?
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比较不会出现?
你曾经做什么让自己比较不烦?
哇!那是怎么办到的,真是太棒了呀!
……
做完B组问句练习,角色扮演当事人的学员反映:虽然有些问句答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脑筋,甚至想的时间比较多,但感觉自己并非那么无助,会发现自己已经“做”了些什么,也能从这些问与答中找到解决的方向,有出现一丝曙光的感觉,同时也觉得助人者比较和他们站在一起。
而扮演助人者的学员则反馈,进行A组问句时,虽然问的很顺畅,但会看见当事人愈答愈无力;反之,进行B组的问句时,虽然问题有些拗口,却能感觉到当事人的能量愈来愈散发,愈来愈有希望。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
A组问句是――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问题上。
B组问句是――讲焦点放在解决上。
我常告诉学员A、B两组问句各有其优势,甚至可以两组问句并用,不要只将注意力放在“找成因”上面,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此外,与儿童或青少年工作的过程中,一直想要找“为什么”和一直问他们“为什么”,很容易引当事人的敌意与愤怒,因为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当时为何会做那些事:有时候,就算知道为什么 ,也无力解决那个“因”。与其把时间花费在无效的事情上面,不如运用智慧做点别的事,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上,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当事人。
摘自《遇见孩子什么的曙光》陈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