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局部)纸本,纵23.9厘米,横25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行楷书卷,卷前有缺行。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笔墨丰润沉厚。结字矮扁而紧密,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有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得意之作,苏轼时年48岁。
书法重在写“意”,“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与握笔姿势有很大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今天的握钢笔。苏轼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心神也在此赋中显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黄山谷评其书为“宋第一”。
释文:“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话(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赢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