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今天再看今天这篇《8259个视角看浙江》的文章,以省域品牌的角度感受到浙江这个省份对于品牌的重视度。
省域品牌的打造自然和个体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因为资金的支持和后盾,给了大众更多共创的机会。拿浙江省来看,此次“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短视频大赛,奖金就发出259万。一共32个作品获奖,文章题目之所以说是8259个视角看浙江,是因为一共8259个短视频参加比赛。
由此可以看出,品牌的打造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还是省市最便捷最广泛的传播方式就是短视频。相比图文而言,短视频是最直观的影响力武器。
文章中这样一句话体现了短视频的魅力。“在短视频中,城市百态彰显的淋漓尽致,市井生活呈现出千姿百态,个体的欢笑和泪水充满了喜怒哀乐,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有呼吸和生命”
每个人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也是对这个省份再感受和认识的过程。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之所以区别于万物,在于人能够从纯粹的物质生活中跳脱出来,一方面进行审美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感性获取理性。
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发掘了创作者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又激发了他们的理性思考。因此,要想脱颖而出,就得在画面呈现/叙事方式/技术创新/细节展示/情感表达上下好功夫。
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在接下来对于城市的短视频创作中很好的启发,尽管我没有过剪辑的相关经验,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去精进自己的水平。
借着这篇文章也看到了很多获奖的短视频作品,其中获得100万元特别奖的作品《家住两岸.台湾龙仔玉环形》,用微电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台湾龙仔第一次回到阿公的故乡---玉环。在热心大陆青年阿华的帮助下拍摄风景。当阿华问他“玉环哪里最美时”龙仔脱口而出“家乡处处好风光”。表达了台湾同胞对于家乡的深情和美好的赞叹。
最佳海外传播的获奖作品《在青山村安家》讲述的是德国设计师在余杭安家的故事,他从非遗油纸伞中获得灵感制作“漂”纸椅,摘取国际设计大赛最高奖,进而发现“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都有创造新事物的可能”并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专业组一等奖作品《在菜场,我们谈诗说画》把目光转向烟火味十足的菜市场,展示平凡背后的不平凡;菜场作家陈慧,鱼虾画家沈建江,水果诗人赵杰等诠释着“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原动力。
在这些获奖作品中我看到了共性---讲好故事。有人说:讲故事的能力时一个人的终极能力。所有创作背后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故事,包括商业帝国的打造也是如此,迪士尼就是讲好故事的高手。
有网友说浙江这是在用巧思/出大招/小切口来推动省域品牌扬帆出海。因为这次的短视频比赛的活动让人感受到了浙江这个品牌的魅力,接下来让省域品牌乃至国家形象真正跨越国界/凝聚人心,那就要抛开传统的鸿篇巨著,思考人工智能加持下的“诗画江南”会有怎样的趣味?元宇宙视野下又会为“活力浙江”带来怎样的惊喜?
一起期待看浙江这个省域品牌是一步步怎样打破传统格局,在传媒生态和社会网络的变迁中一步步实现华丽蜕变的。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