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0

                    也谈"陪读”

    每年的6月7一9日,是决定千万莘莘学子命运的时期,今年又到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而伴随着那些远离父母到外地读书求学的孩子应运而生的有"陪读家庭”丶"陪读经济"等等,关于“陪读”,我是坚决的拥趸者。单位里常常有人问我:我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孩子正好读高中,我应该不应该去陪读。做生意的朋友也问我:现在正是生意旺季,我应该不应该去陪读。等等不一而足,我在听完他们的陈述后,总是会肯定地说:“去,必须去,如果条件允许,请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一切,去陪读。如果条件确实不允许,你也要创造条件,安排你的亲属去陪读。在时间安排上,可三年,可最后一年,那怕是最后冲刺的三个月。”

    因为这是孩子人生的紧要处。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认为高中、高考时期正是年轻的孩子十年寒窗转入下一阶段的紧要处,是决定孩子下一阶段人生高歌猛进,是决定孩子整个人生高位运行的关键时期,父母亲人一定要陪伴在侧,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和他们一起度过人生的艰难期,参与他们的奋斗,见证他们的成长。

      这是孩子自身的需要。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一般孩子小学、初中时都在父母身边上学,孩子吃喝拉撒睡等一切后勤保障都由父母负责,而他们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一切OK了,而高中阶段远离父母,在这个时候他们却要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又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有的孩子往往会顾此失彼,无所适从,最后学业倒退,甚至造成人格缺陷,造成父母孩子双重终身遗憾。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应该放手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但是我认为,现在不是最佳放手时期。同事的孩子是个男孩,第一年高考时,父母亲拿自己当时的经验说事,说自己当年多么艰苦,条件多么差,但是都咬牙坚持走出来了,男孩子就应该多吃苦,多担当云云,他家孩子虽然各种不适,还是独自走完了高考的旅程,但是成绩不理想,孩子想就低上学,父母却各种不甘,为此关系一度紧张,最后孩子还是顺从父母之意走入了复读课堂。这次他妈妈听从了我的劝说,陪了孩子三个月,高考后孩子如愿步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当时孩子说:“妈妈,有你陪伴的日子,我心里踏实,学习有劲,谢谢你妈妈!”孩子朴实真诚的话语让他妈妈热泪盈眶。高中高考时期的孩子,学业负担重,营养需求量大,又适逢叛逆期,有家人的陪伴,在精神层面上,家人可以对他进行心理疏导,情绪安慰,有助于他完美人格的形成;在物质层面上,到位的物质保障,,可以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没遗憾地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陪读帮助孩子,帮孩子奠定到高天去飞翔,到阔海去遨游的基础,多大的付出,都值的。

    为我们自身膏梁计。我们这个60、70后时期的人,上半生为国家、为别人付出贡献了很多,俯仰无愧于国家父母,具体到自己,身边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人格健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用我们继续操心,那么就是我们下半生最大的福气,我们就可以不求回报地、踏踏实实地安享晚年。

      所以,去陪读,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扶孩子上马,助孩子去追求诗和远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这是我的一篇人生总结文。 我姑且预计自己能活100岁吧,到了今天已经过去四分之一,人生已经向着而立之年狂飙。...
    想做一个输出者阅读 916评论 0 0
  • 休伯特的父母宗教背景不同,虽然不了解是什么动力使他们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但是特别理解这是一件非...
    铁锤妈咪陶子阅读 493评论 0 0
  • 1月15日,星期二,阴。 妹对我说,哥,我认识个男的,网上认识的,我们聊了很久。 嗯?好啊,可是网上,...
    距离负人阅读 3,733评论 1 2
  • 百花竞相开,万物皆轮流。 谁能入我心,唯恐心上人。
    我爱吃任何鱼阅读 1,248评论 0 2
  • 走捷径是一问学问,观美景是一种哲学。捷径和美景是两种人生。人生道路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路口,就如同生活中遇到的一个...
    喜欢羊的牛阅读 3,1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