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第十五④-⑤
④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⑤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可以做到无为而治的,大概只有舜吧!夫何为哉?他是如何去做的呢?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我们先讲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无为。什么叫无为呢?这里在指舜治理天下,治理万民,不用刻意地去治理,却治理好了天下。
我们引用《尚书·尧典》里的记载,来去理解这句话。《尧典》里面有记载,舜是非常懂得知人善用的,一共记载了二十二人,我们来说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第一个禹,禹是负责治理水的。那个时候人们依黄河而居,很容易洪水泛滥有水灾。所以大禹负责治水,同时大禹的儿子启,开启了夏朝,也就是说禹是夏朝的始祖。还有契,契是商朝的始祖,契学问很好,所以契掌管天下的教育,他去教育万民,所以他的后代开启了商朝。
还有后稷,后稷擅长的是耕种管理农业,教百姓如何种地如何获得更多的粮食,后稷的后代开启了周朝,后稷是周朝的始祖。还有伯益,伯益管理的是花草鸟兽,包括养殖,伯益的后人开启了秦朝,他是秦朝的始祖。还有一位叫做皋陶,皋陶是管理刑狱的,天下的刑法都归皋陶去管。
我们看看讲到的这几个人,夏、商、周、秦朝的始祖都在这里,所以就可以看到从舜帝那个时候开始,这些人就是有德行的有才华的,所以才有了后代这些人的发展。除了我们这些耳熟能详的人之外,还有负责管典乐的、纳言的,纳言这个很重要,当时舜帝讲谣言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纳言是负责收集每个地方对于国家的建议,同时颁布政令,上传下达,有什么样的事情是要通过纳言去告诉全国的百姓,所以很注重言语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伤害。
从这些人当中,就可以看到舜帝的知人善用,这样的人有二十二位,如果这么多贤能的人在治理国家,何愁天下不治呢。所以我们看无为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并不需要舜帝亲力亲为去做所有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事情都有具体的贤德的人去解决去处理。
而且那个时候,他是互相谦让的,比如说后稷,农业耕种非常好,这是人们所周知的大家认同的。舜帝就会问,这个事情没有人会去做,大家看看谁愿意去承担这个事情。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人,自然就挺身而出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天下就得到治理了。
我们说知人善用,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吗?不是的,知人善用只是一个条件,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第二个因素,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何为恭己呢?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首先要为学,增加自己的学问,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智慧。还有为德,增加自己的德行,以德化民,德至盛而民自化。如果一个人的德大到一定的程度,是不需要去管理的,身边的人自然会被感化自然会被改变,接下来就是为人,为人就是帮助他人。
所以恭己的过程,用我们学《大学》来概括,依然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停地去为学,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才能学习关于更多德行的事情,然后修养自己内在的德,再通过行为不停地去帮助他人,这叫恭己。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正,是端正。南面,指的是君主之位。以前的天子、君主都是坐北面南的,所以叫正南面而已矣。这里也就是说,舜帝他只是做了一件事情,修己,不停地恭己,然后端正地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可以了,天下就得到了治理。
这个道理我们再延伸到生活当中来,先举一个在家庭当中的小例子,很好理解。比如说父母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可能平时并不注重修身,自己并没有什么样的作为或者很好的德,可能每天唠唠叨叨,讲一大堆,我们也未必听。但是可能有另外一个人,他回来以后可能没有讲太多,但是他做事情很让人佩服,他的言谈很有智慧。这个时候他坐在我们身边,一个眼神,或者轻轻地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们就开始变得听从了。包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样,如果自己持身是中正的,是有智慧的,平时的言行是孩子佩服的,可能坐在孩子身边,你不需要讲话,孩子就会被我们影响。反之呢?如果自己每天的行为是放纵的,是没有德的是没有智慧的,即使你讲很多,孩子也不会听,而且只会越加的对抗、反抗,从内心也是不服的,所以这就是恭己的力量。
再去延伸到一个企业当中,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作为一个主管作为一个经理,自己是恭己的,当有事情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人挺身而出愿意去担当更多的事,因为他敬佩的是我们身上的德,这就是恭己。我们治理一个团队,大到治理一个国家,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里都区别是什么呢?它看的是德行的大小,如果德行没有那么大,可以无为而治自己的家庭,德行再大一点,就可以无为而治自己的团队。当德行至盛,就可以无为治理一个国家。所以舜帝的德可称为至矣,这是《论语》当中不停地提到的,德行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他只要恭己,端正地坐在那个位置上天下自然得到治理。
在生活当中,这个思维就很好用,德行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无为治理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怎么还用去管理别人呢?怎么还用不停地去要求身边的人呢?不需要。只要恭己,端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通过不停地修正自己,不停地提升自己,自然就影响他人,不需要刻意地去管理他人。
带一个团队其实很简单,不停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有德行,变得有学识、有智慧,懂得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思维是这样的,行为是这样的,身边的人自然和我们一样,也会想要去为学,提升自己;也想要为德,提升自己的内在;也想要为仁,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治理一个团队了。
子张问行。子张问孔夫子,如何行得通?怎样才可以通行天下呢?我们之前讲过子张学干禄,也就是子张去问孔夫子,如何才能拥有俸禄呢?孔夫子告诉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再看这里的子张问行,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子张问的都是向外求的问题。我们看孔夫子是如何回答的,子张学干禄,孔夫子没有直接告诉他,你如何才能得到俸禄。而是和他讲多闻阙疑,多见阙殆,禄在其中矣。就是告诉他谨言慎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你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后,俸禄自然就在其中了。这里子张又问行,如何才能行得通呢?孔夫子也没有直接回答,讲了六个字。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一个人讲话要忠信,行为和态度要笃敬。我们重点讲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忠是诚恳的,信是诚信的,这个人很诚实很诚信,说话很诚恳真心。笃敬,笃是很、极、厚,敬是恭敬。笃敬就是一个人很恭敬,极其恭敬。这句话要放在一起讲,一个人的言行要一致,我自己是忠信的,充满着敬畏之心。对待他人是忠信的,充满着敬畏之心。
这里讲了言忠信,行笃敬,不只是言行,还有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思维和心念,从心出发就是忠信,就是笃敬的,才能讲出忠信笃敬的话,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才能是忠信和笃敬的。
虽蛮貊之邦行矣。蛮貊,就是指的南蛮北狄。那个时候指的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就讲边远地区吧,只要是言忠信,行笃敬,即使到了边远的地方,到了没有文化的地方,同样可以行得通。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州里,指的本乡本土,如果一个人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使在自己的家乡,又怎么能行得通呢?我们来思考,到现在这句话是不是同样重要,如果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言行是忠信的,笃敬的,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人接受和认可。可是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即使我们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依然无法行得通,没有人认可,没有人相信我们。这句话核心就在这六个字,我们的言行一定要忠信笃敬。不光是对人,对事、对物皆如此。
对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充满着恭敬之心,充满着忠诚,做事情是讲诚信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也一样,我们是真心的,实心的,是讲诚信的,是有恭敬之心的。这个时候才能和他人更好地交往,所以一个人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做到这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就可以通行天下。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立,站着。站着的时候就仿佛看到这六个字,浮现在自己的眼前。在舆,指的是在车里。衡,是古代车上那个衡木,把手的那个地方。古人那个时候是站在车里的,并不是坐着的。站在车里的时候,就仿佛这六个字出现在衡木当中。
夫然后行。这样就可以了。其实这句话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概念,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看到这六个字,也就是把这六个字放在心上,时时刻刻都用这六个字来警醒自己,言忠信,行笃敬,这样就可以了。
再往深一层里讲,为什么站立和在车子的时候仿佛在眼前呢?说明还没有入心,当入了心,完全可以做到的时候,就不用仿佛了。我们时时刻刻心里都是以这样的准则来要求自己的。做任何事情都是言忠信,行笃敬,它就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变成我们的心念,我们的言行自然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儒家文化核心的一个观点。
子张书诸绅。书,是写。诸,是这六个字。绅,是以前衣服上的带子。子张把这句话写在了自己衣服的带子上。就说明子张非常认同孔夫子所讲的这六个字,用来时刻地警醒自己。
通过这句话我们再往生活中延伸,我们看子张问的问题都是向外求的,他代表了一大部分人。如何才可以得到俸禄?如何可以升职加薪?如何可以找到更好地爱人?如何可以让生意变得更好呢?可是孔夫子的回答呢,都是告诉他向内修,你要懂得谨言慎行,禄就在其中了。
言忠信,行笃敬,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能行得通,一个人只要内在开始不停地提升,外在的,你想要求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来,它不是求来的。
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在一个团队当中,去求升职加薪,我们升职了,可是我们内在的德行并不够,这个时候就会出问题,做起来就会很辛苦,并且他也不长久。做生意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提升自己的内在,即使赚到了一些钱,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德不配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突然拥有一些物质条件后,这是暴富的心理,当有了这种暴富心理以后,就会产生问题,开始变得骄纵,变得不惜福,不懂得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很快就会挥霍完的。
从大的概念讲,就是德不配位,他拥有的和德行不匹配。但是我们听到这个概念就会觉得它很玄妙,其实不是玄妙,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性,跟不上他外在的条件,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心态的不平衡,导致行为的失常,所以就会出现问题。
再来举例子,找了一个爱人,不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内在的提升,和对方是相匹配的,即使得到一个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开始会患得患失,担心失去对方,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就会失常。而一旦这段感情解体以后,我们很难再面对其他的人,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要求开始变高,但实则我们的内在和他是不匹配的。
为什么会有高不成低不就呢?同样这个道理,我们曾经在一个企业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上,可是内在的德行和能力并不是和它匹配的,可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的。可是当我们离开这个企业以后,我们什么事情都很难再做,再想到那个位置上,没有那个水平和实力,可是我毕竟做过那个位置,其他的事情又做不了,所以他反而会产生很多痛苦。
学习儒家文化,都是在告诉我们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内在。当内在的德行,内在的态度,内在的恭敬之心,忠信,有了这些好的品质以后,我们会和他人交往,会用这些好的品质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这个时候才会变得长久。否则靠外在求来的东西,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痛苦,现在很多人的痛苦,就是因为不停地向外求,无论得到还是得不到,其结果都会产生痛苦。得到了再失去我们会痛苦,因为不匹配的必然会失去,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向外求得不到,依然会产生痛苦,所以整个《论语》我们学到现在,都可以看到无论别人问什么样的问题,孔夫子的回答都是修身,都是明德,都是提升自己的内在,当自己提升以后,外在的东西不用求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