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我在想,到厨房去,能怎样呢?
莉莉亚的故事,是最先看完的,故事里很多场景,仿佛似曾相识,现在相信,人类的情感,有时候并没有国度和种族的区别。莉莉亚是菲律宾人,她给自己取的美国名字,意为“美丽,自由”,生于巫蛊之家的她,与生俱来有魔力,散发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年轻的时候开过画展,富有才华。可惜,她嫁给了热爱和平和宁静的阿尔尼,两人在美国定居,收养了越南的两个孩子,开始了漫长的令人忧伤的家庭生活。
我也喜欢宁静,同样渴望热情,在心里,这两个不同的气场,是可以并存的。我深刻理解莉莉亚,对阿尔尼充满同情,并反思了“控制”的优越感以及它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忧伤。记得我在家的时候,只要父母起床了,母亲会比闹钟还准的,每隔五分钟到我床前喊一次;时间久了,父亲便会发脾气,摔东西,大声音吼;很多个清晨,我都是这样度过的。后来我索性将门反锁,蒙头继续睡,直到母亲的声音变得无奈,直到父亲气得不吃饭出门,然后开始慢腾腾的起床。并不是不愿早起,而是不愿拥有这样被胁制的清晨。
莉莉亚喜欢热闹,喜欢厨房锅碗瓢盆的声音,跟喜欢很多朋友一起品尝她做的美味;可惜,阿尔尼希望她只会用微波炉煮个三明治,简单不费事,还省钱,重要的是 ,能维持家里平静的气氛,他大多时候喜欢一个人待着。莉莉亚只好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过了半辈子。直到有一天,阿尔尼摔倒至瘫,需要莉莉亚的协助才能上厕所,两个人婚姻生活的悲哀,这才展现得淋漓尽致。阿尔尼曾“仔细回忆什么时候爱上莉莉亚的,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似乎他们从未相爱过。”莉莉亚“曾以为他们是在共享生活,到最后才发现不过是共享一套房子,到最后,房子也不是自己的。
因为开支变大,家里多了一些房客,为房客准备食材,成为莉莉亚乐此不彼的事情,也拯救了她窒息的生活。阿尼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两个人开始相互憎恨,阿尼尔“计划着早点好起来,然后跟她离婚,让她流落街头”,而莉莉亚计划出逃,甚至盼着他早点死去······
这生活,如此令人悲伤。两个人的生命绞杀在一起,谁也不放过谁。就像父亲母亲,母亲年轻时候的控制欲,应该是很强的,我能感受到;到现在,母亲老了,身体也不行了,父亲开始享受他过早失去的自由,并对母亲嗤之以鼻,两人一生毫无幸福快乐可言。如果说,相知相遇是缘,那么,这样的相伴到老,是幸还是不幸呢?
所谓的温暖和宁静的去处,是人们赋予家的美好幻想。爱情的发生,也许只是一瞬间的化学反应 ,也许是注定的山石火花;那长长的岁月呢?不同的喜好和生活习惯呢?还有对生活深层次的,不同的渴望呢?如果从未进入彼此生命的核心,如果只是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看个电影,小心翼翼的踮着脚生活,不去争吵,到老,会不会也像莉莉亚和阿尼尔一样,彼此相厌,却无力挣脱呢?
于是,有很多的心理课程,教你如何进入亲密关系,教你如何学会沟通,教你如何成为自己,似乎所有的困惑,都能找到答案。读完小说,我只感到一股悲凉,还有那无穷无尽的虚空。
厨房里有答案么?当你静心准备一份甜点,一个菜肴,你去菜场买菜,你打听不同人们的味蕾,你专心烘培一份卡芙蕾,你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这样一个过程,你终于找到了与世界的链接,你终于不再倾轧在另一个人的生命里,也不被她牵盼,你终于获得了自由,尽管,它如此的短暂,和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