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讲了什么?
斯科特·扬,加拿大大学生,专业是商业学,业余时间又自学了编程,参加各种演讲,开设自己的博客,写了几本颇有影响的电子书。10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4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这本书是他的学习实践心得——整体性学习。目的在于学得好,学得快。
整体性学习是什么?
某一类知识就是结构,将知识简化后就是模型,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就是高速公路,整体性学习核心就在于构建灵活而牢固的知识体系。
怎么学?
整体性学习具有一定顺序(可跳跃),获取阶段、理解阶段、拓展阶段、纠错阶段、应用阶段,每个阶段都介绍一些学习技巧。一门知识按照这个阶段学习可以理解为:我以前看过?我理解这部分知识含义吗?这结论怎么来的?与哪些其他知识有关联(同领域、同作者、同时期、其他跨界脑洞联系?)哪些结论和联系是错误的?我应用到生活了吗?
学习的技术
这部分很关键,介绍了具体的学习方法,适用于获取知识、联系观点、处理随意信息等阶段。
比如笔记流:将知识点记录成简短词汇,知识点之间由线条链接,搭配画图备注等形成关系网,拒绝照本宣科般的记录;
比如内在化的一个实例:“内在化计算行列式的过程,首先要想象一个2×2的表格,其中有4个数字,然后想象我的右手从左上的数字挪动到右下的数字,同时想象在表格上留下了一条蓝色的条纹,而且因为手上抓了数字而变得沉重。接着再想象我的左手从右上的数字划到左下的数字,同时留下了红色的条纹,而右手感到重量减轻。”不得不服作者的脑洞内功了得。
还有联想法、挂钩法、信息压缩等、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等我觉得相当不错的记忆和学习方法。
问题和应用
思维导图记录的是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几乎但是并非全书信息。另外带着几个问题阅读完这本书,整理出答案,算是对本书的实践。
问题1:给自己设计个学习方法?——以阅读为例
- 预备问题:提问阶段-看书本目录,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写下来
- 知识结构模型-导图与记忆:快速阅读,辅以压缩技术笔记流,将内容结构关键词及其解释简单的记录形成导图(通勤路上阅读学习因条件限制可以先划线笔记,划线主结构解释,绿重难点解释,笔记拓展联系,之后再整理)
- 拓展联系-连接与注释:积极阅读-回顾笔记结构,搞懂各个知识点,将其详细解释记录成图文段添加到注释里,并多向拓展、联系,辅以比喻、内在化、联想法、挂钩法等技术对知识形成记忆模型。
- 应用实践-书评、项目:解答预备问题,写书评
问题2:学习枯燥无味,不能坚持
用整体性学习方法连接内容与感兴趣的事,“学习计算机科学时,你是思考课本上的那些文字,还是在想宇宙的神秘符号?学习医学时,你是在背诵那些文字,还是在想着活生生的病人?学习历史时,你看到的难道仅仅是数字和日期,难道没有看见那么多历史人物的鲜活故事?”
另外能量管理、提高效率确实重要,不过我认为找个喜欢的小姐姐一起学习才是事半功倍。
问题3:如何巩固知识
如何复习知识?书里提到的“费曼技巧”很实在,让我回想起中学时期自己的学习方式大同小异,也没少玩,还能拿全班成绩第一。
方法概括:写下要学的概念-假装给别人讲解-搞懂为止-用简单化和比喻来代替晦涩解释。
高中复习都是把一本书过一遍,怎么算完成,就是一本书读成一张纸,一张可能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纸,但是不落下任何一个知识点,且包含了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记忆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每次都是考前拿着纸看一遍就心理很踏实了,辅以非常重要的“多做练习题”,并在做练习题中查缺补漏,不断完善那张纸,一纸在手,百分我有的感觉,牛逼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