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NO.27
看完了《二十二》,然后又看了郭柯导演在“一席”的演讲。电影和演讲都是一样,全部都很素,画面没有一丝粉饰,叙述没有任何渲染,隐忍而克制,不以喧哗和色彩来刺激观众,静止和平移的镜头,给出了最朴实和最实际的还原。
越来越喜欢这样直白安静的叙述了,不卑不亢不谄媚,不吵不闹不不做作。
其实不瞒大家,我是一个粗鄙之人,在看这部影片之前,和郭导一样,我对“慰安妇”的理解,只停留在那两个字。
看完了这部片子,仍然不知道她们在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在看之前,我在想,导演会不会给一些相关的画面,但是我想不好什么样的画面能还原度最高,又不至于吓到观众,又不至于伤害到那些曾经如此经历的老人。
看完之后,我发现电影里没有这样的片段。我舒了一口气。但是之前,我在简书里看到了一些来自奶奶们的真实的详细的叙述。我想,是了,虽然我们需要知道历史上真实地发生了些什么,这样才便于大众客观地对待这个群体。但是的确,这悲惨之甚,只能诉诸笔端,用画面是最愚蠢的表达方式。
“在里面,她失去了生育能力,腿也断了。”“但是她也没有了生育能力”。这是郭导在一席所讲。然后我想,任何话,都无需再说。
呜呼哀哉!
《二十二》里每个奶奶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承担者。我想,历史的苦难压在一个个瘦弱女性的肩膀上,她们之中是没有一个人有能力逃离的。真实的历史中,没有超能力,没有大英雄,占绝大多数人口的芸芸众生,都如蝼蚁,人,惟有承担。唯有承担。
天要下雨路又滑, 自己摔跤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60年后的今天,对于当初所历经的一切,奶奶一笑了过,不是因为忘记了伤痛,而是明白了纠结于过往,毫无意义,不如活成一个新人,迎接新的一天。这方是最坚韧的生命力。
一条江水去悠悠, 一朵莲花水面浮。 何时有心把花起, 无心无意看花浮。
童年的歌谣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它们有治愈的作用,它们最为简单,最为纯真,最为无争。一颗满是疮痍的心灵再次遇到它们,都能记其幼时那还不懂人间苦难、人心复杂的岁月,便能短暂地获得抚慰,获得温暖。能唱出她们,就是内心重新生长了爱和希望,善和纯真,是对过去的一种释怀。
虽然说我一直觉得,奶奶们坚强地活下来,刚开始可能是因为人本能地害怕死亡,无可奈何,想要“苟活”,可是我相信奶奶们到了后来,唱着童年歌谣,看着春去秋来,四季变换,看着儿孙长大,一定会沧海一声笑,一江向东流,把眼泪擦干,重新得到生命的勇气。
无论如何,总有一些东西我们无法阻挡,唯有承受,和陷入痛苦,可是这世界上终究善多于恶,美多于丑,苦尽终会甘来,还是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在前面等着我们,处处见希望。
我们都那么幸运。
而比起奶奶们,我们是更加的幸运。
这世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