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对于“焦虑”这件事,你熟悉吗?曾为了什么事焦虑过吗?孩子们的焦虑,熟悉吗?
我见过孩子焦虑最生动的一幕。
那是小区第一次封控。工作人员拿着喇叭,通知五分钟后每个人都要去做核酸。因为没做过核酸,不知道会怎么样。两孩子一听到要做核酸,举着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嘴里喊着“要做核酸了,要做核酸了,怎么办怎么办?”双手像啦啦队员一样晃着、举着,用“惊慌失措”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情绪是会传染的,两娃在我面前焦虑地模样令人心慌。还好,这只是暂时的焦虑。做过一次核酸后,焦虑也就消失了。
可有人会面临长期的焦虑。法国心理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总结过7幅人类预见无能图景。分别是新技术带来的日常生活改变、隐私利弊、未来医疗健康、儿童教育、粮食问题、全球经济、气候警报。
这些预见无能的图景,藏着人类大部分的焦虑类型。当焦虑来袭,怎么办?置之不理?怕不是很好的选择。儿科神经科学博士玛丽亚·庞蒂略和斯凡特·诺维奇提出,引发焦虑的压力因素会发生变化,但“焦虑的表现方式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面对焦虑,我们该怎么办?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
是的,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这句话,也是一本书的书名:《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多读几次书名,内心会有平静的感觉。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对着这个书名读了好几遍。
《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是专注于治疗焦虑的临床心理学家戴维·A. 卡波奈尔,分享的一本关于如何面对焦虑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会了解到短期焦虑、长期焦虑,我们与焦虑的关系等等,个人觉得触动最大的是以下几部分内容。
最触目惊心的效应
大多数人会把“焦虑”归为消极情绪。对于消极情绪,韩国儿童教育专家金善浩提出,我们要是压抑消极情绪,往往会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如果接受情绪,反而是在接受自己。
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尤其是“焦虑”所左右,《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里分享的关于“焦虑的寄生虫效应”,最令人印象深刻。
深刻到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虽然如此,还是耐不住好奇,上网搜了下相关内容。最终默默关掉了网页,实在是没有勇气看视觉冲突更大的画面。
来,我把书中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在说“焦虑的寄生虫效应”之前,要了解下琥珀蜗牛和寄生扁虫的故事。琥珀蜗牛会变色,原本喜欢融于周遭环境的沉闷颜色,爬得很慢。但自从寄生扁虫进入了琥珀蜗牛的体内后,一切都变了。
缓慢爬行的蜗牛,爬得飞快!本来保护体色,为了让寄生扁虫顺利进入鸟的腹部,琥珀蜗牛把自己的眼柄变成了亮丽的彩色,并且不再喜欢黑暗,而主动爬到树上晒太阳。这一切,只为了鸟儿们能看到蜗牛招摇的眼柄。
结果呢?琥珀蜗牛的眼柄被鸟类吃掉。故事结束了吗?并没有。寄生扁虫继续操控着琥珀蜗牛,新一轮的变化又开始了。只要寄生扁虫在,琥珀蜗牛也就一直循坏着这样的行动。
琥珀蜗牛的一生,不该如此。(想要感受更大的文字冲击力,欢迎阅读《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里“寄生虫如何控制蜗牛”这一部分)
戴维·A. 卡波奈尔将长期焦虑对人类的影响,比作了“焦虑的寄生虫效应”。在长期焦虑的操纵下,我们人类是不是像极了被寄生扁虫操控的琥珀蜗牛?
看得见的东西其实不令人害怕,看不见的操控才让人心惊。焦虑,竟有这样的力量。
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个新闻,一位父亲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而情绪激动地拔刀相向,结果孩子的生命终结在他的手中。深究这位父亲情绪失控的背后,大概是能看到“焦虑”的影子。也许他的行动,也有头脑中的“焦虑”在推动。
既然焦虑的能量那么大,是时候正视我们的焦虑情绪了。
打败三个小怪兽
我们的焦虑情绪其实是有苗头的,从话语中就能窥得一二。
《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里分享了三个词。仔细对照下,这三个词,有没有经常出现在你我的口中?有没有经常出现在孩子的口中?
第一个词是“万一”。
无论任何事,都能在结尾来一句“万一呢?”
“万一”这个词,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戴维·A. 卡波奈尔在书中分析,“万一”想说的是“让我们假装坏事发生”,而且这些“坏事”,都是“看起来可能发生的非常糟糕的事”。
作家闫红就在曾经的工作转正时,首先想到的是“万一将来转不成,该怎么办?”闫红觉得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
“万一”不是悲观主义者的专用,也会常常出现在焦虑者的口中。不信回顾下,当生活中令我们焦虑的事出现时,我们脑中闪现的是不是就是“万一”的“糟糕情形”呢?“万一”是不是就那样轻而易举地脱口而出?
如果愿意,可以数一数焦虑时,不自知说出口的“万一”频率有多高。孩子们焦虑的事情也是如此,害怕的都是“万一”的假装结果。当焦虑中的“万一”出来,我们能做什么?
第一步,觉察,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思路,想说、说出口的“万一”。
第二步,不做假设。“万一”就是假设,而且假设的还是非常糟的事情。人生苦短,何必自己为难自己?生活的苦都还没尝够,又为何给自己徒增“假设”的苦?没必要。
除了“万一”,第二个词是“为什么”。
问“为什么”除了徒增焦虑,意义并不大。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分析孩子的行为时,分享过“为什么”指向的是过去。
与无法改变的过去相比,对于当下的焦虑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指向未来可以改变的内容。比起问“为什么”,找出背后的目的更有价值。
行动是治愈焦虑的一剂良药,当焦虑来临,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会焦虑,不如通过具体的行动去解决焦虑。《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里,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方法来面对焦虑,不妨都试试。
焦虑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应该”。戴维·A. 卡波奈尔说,焦虑的时候,“‘应该’是没用的”。“应该”除了把人禁锢在一个困境中,毫无帮助。
而孩子们的“应该”,很多都来自于大人。想降低孩子们的焦虑感,或许作为大人的我们,要自查下是否给了孩子太多的“应该”。
孩子们对世界、对自身的认知,大人的影响少不了。如果孩子们脑中有太多的“应该”,是时候减少他们的“应该”世界了。
打败“万一、为什么、应该”这三个小怪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离焦虑远一些了。
记得两句话
仔细观察,容易焦虑的人身上会有一个特点:做事比较着急。
戴维·A. 卡波奈尔分享的内容中,其中两句话会很有帮助:
• 不是你的错。
• 不要着急。
“焦虑不是你的错”,焦虑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焦虑的时候,就焦虑好了。“不要着急”,凡事慢慢来,通过减速缓解焦虑。
请相信语言的力量。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焦虑所操纵。如果容易焦虑,先从觉察口头语言的表达开始。和“万一、为什么、应该”说再见。
焦虑来了,那就焦虑好了,记得“这不是你的错”“不要着急”。
与焦虑成为朋友,没那么难。
我是弥小木,爱阅读的85后二胎妈妈,欢迎关注,一起养娃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