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腔铣CAVITY_MILL:
(1)检查体的巧妙运用
(2)指定切削区域与不指定切削区域的区别
2.检查体的巧妙运用:
型腔铣及其它公共参数 【1】检查体避免撞夹具、
检查余量:设定合理的数值
1、指定检查体,刀具会远离压板程序相对安全
2、不指定检查体,刀具会过切压板发生撞刀事故
3、指定检查体,设定合理的检查余量,加工程序会更加安全
4个压板固定零件
3.型腔铣及其它公共参数
【2】检查体优化刀路
产品零件特点:
1、叶片壁厚很薄
2、叶片很长
如果立起来加工容易变形和出
现弹刀过切现象
修改数模做加工工艺
1、修改数模后可以放平加工,防止弹刀
2、放平后需要两面对接加工,加工后线切切掉工艺余料,防止变形
4.
红色片体为第二序检查体阻止刀具与虎钳碰撞
绿色片体为第一序检查体阻止刀具与虎钳碰撞
紫色片体优化刀路,防止刀路拐出去
红色片体与绿色片体之间留有1毫米间隙,可以使刀路重叠
粗加工全部加工到位
切削层问题
【3】、检查体避免过切零件
五轴程序加工叶片零件
1、红色叶片做检查体避免过切
2、需要加工叶片自身表面做检查体避免过切零件底部
3、自身表面做检查体,抬刀过多如何修改参数
抬刀修改参数
5.【4】检查体简化编程优化刀路
四轴加工零件、
加工缺口位置
车床加工后形状、
四轴加工毛坯
4轴联动程序一般都需要做假想的部件
驱动方式大多使用曲面或流线
加工缺口类零件一般使用零件本身作为检查体避免过切
零件本身做检查体抬刀过多需要修改参数
6.检查体的应用技巧总结:
(1)、检查体不要在指定WORKPIECE时指定,最好在创建工序时指定,这样可以在不同工序指定不同的检查体
(2)、在固定轴或可变轴加工方式中过切检查参数设置为跳过检查安全距离为零可以优化刀路
(3)、设置检查余量可以使刀具不碰到检查体
7.【5】、切削区域相关问题-切削碰撞
粗加工不指定切削区域,刀路正常
粗加工指定切削区域小于毛坯外边界,出现 撞刀事故
粗加工指定切削区域等于毛坯外边界,刀路正
8.【6】切削区域相关问题-刀路拐出去
1、不指定切削区域刀路拐出去
2、指定切削区域可以优化刀路,注意踩刀现象
3、修改非切削移动最小安全距离为100防止出现踩刀
4、打开切削参数中的连接,开放刀路变换切削方向可以优化刀路
9.切削区域相关的的问题总结:
(1)、粗加工时最好不要指定切削区域
(2)、如果要指定切削区域,切削区域最大外边界一定不能小于毛坯最大外边界(封闭的凹槽可以)
(3)、指定切削区域有时候可以优化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