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观点
站在新教育的肩膀上:
为了一点良知,揭露了一个#早教的秘密#️ ,早教的本质不在于父母给孩子什么贵重早教,那是父母的需要。
(而把孩子交给:保姆,老师 爷爷奶奶……不如妈妈亲自抚养,而女性愚昧在于:
她没有为这个角色去主动学习和准备,而是被动接受上一辈的灌输和安排。
早教的秘密:
在于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在于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在于女性自爱力和得到家庭的尊重和支持。
我真的看到那些孩子,不忍心参与,有一天和外教聊,她说,看到那些孩子挺可怜的。
这个年纪应该和爸爸妈妈玩,可是被带来一个地方。
妈妈爸爸赚钱,然后孩子想着爸爸妈妈~商家会打着孩子需要和父母分离,需要培养独立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社交能力。
本质是只要父母能对自己负责,不一定是靠学校的,在社区完全可以解决。
其实,如果想得远一点,从良知上,我们很矛盾的。
工作需要我们这样,而认知告诉我们,早教的基础在于家庭的关系,在于父母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给孩子最贵的物质,而情感上是隔离和疏远的。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也需要学习。
第二篇: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句话——自恋狂的人睡眠很浅。
而自恋导致的自大和自以为是虚假自体,也就是说一定要带着我是老板,我是好人这样的角色生活,进而产生的拯救感而活得了力量感,我做了那么多的事,你看我多么能耐,但对方没有看清楚员工真正要的是什么(这个剧情发生来自两件事:
1.说一个真实的经历,一件事。
我新进入的一家公司,典型的领导事巨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我们之间产地契约关系之后才能按照契约关系进行合作的,而对方不提签合同的事 理由是我不够稳定,还喜欢在群里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际上,我的户口在这里,比很多人稳定,其次是公司的其它人也没有签合同,领导是巨婴 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和责任,企图用家的模糊关系去愚昧员工)而额在群里的表达,得到园里的人支持,不说人私下告诉我,虽然我说的观点不是全对的,但说出了她们的心声了。
这个公司给员工吃草还想着员工为公司死心塌地地工作,所以对方吸引的人是为了孩子能在这里上学而选择工作的人,这里不是一个工作,而是一种中年妇女的俱乐部)
说第二件事,往事历历在目:
我喜欢看书,在看武志红写的一本书中,里面有一句话:睡眠浅是因为自恋。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在重新养育自己过程的用心感受的时期,其中有一个时期事是全能自恋感时期,这个时期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具备的,她们静不下来,什么事都要操心和担忧。
我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以为自己知道的是天下的真理,而没有考虑对方是否需要,但我还是原因无条件去允许和释放自己,那就选择写文字的方式吧。
当我知道,我锁屏的行为背后是为了索取爱和关注,如果这个是我愿意做的 那就去做。不优秀也允许自己好好地活着。
现在我才真正地明白我刷屏的根源在于想要无条件满足自己,也和最近工作不忙有关系,因为我不觉得一个人总是忙个不听是好事,忙碌的背后是没有分工明确的干扰。
如果刷屏是我想体验的事情,那么就果断去体验,如果不喜欢了那就放下,毫无愧疚地不带剧情地放下吧。
说一点家丑,我的父母的人格上是不完整的(这是老一辈的大多数的普遍现象)
如果用心理学来说,她们一个是自恋型的表演人格,一个人边缘化的偏执人格,在农村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他们的性格被扭曲而服从于家族的需要。
例如:我的母亲是典型的"伏弟魔"和重男轻女的女人,这个根源可以详谈。
家里几个女儿围着小舅而转,给他钱娶老婆,盖房子,他的老婆也是很勤劳,而他可以赌钱什么的。
爸爸呢,因为被伯父打了一巴掌,然后和奶奶吵了一架,就携家带口去外面而证明自己。他一辈子活着很用力,年轻时和别人玩,出海打鱼,回来后没有表示对我们的关爱,而是听从母亲的话,稍不如其意,自恋型的妈妈会配合偏执型的父亲,告诉爸爸这个女儿不打不听话的,你看看,我们家那么穷,给她买一双鞋,她还不要你。
(实际上,妈妈是自恋,按照自己的喜欢帮我买的,我感到不被尊重而拒绝),而那时属于边缘型的偏执人格,他长年在外,不了解情况,挨父母的打成了我的童年生活记忆 还有母亲的诉苦和敌意的投射也是给我带来了很大创伤。
至今,回忆这段往事,还是觉得很痛,而勇者是选择尊重自己的历史,升华自己的经历。
她们受限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自己的认知。
那么,我能否定自己的过去吗?
不能的,我可以看见发生,正视过去的真相,觉醒,把潜意识和意识进行整合,然后如其所是,无法改造她们,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关注自己发展的领域,然后好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吧。
感谢阅读
BY baoren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