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音乐

本来是想以“最近重拾编曲”为开头,发布一个自己从头到尾扒带、编曲、混音、母带复刻《時を刻む唄》的视频,随后向读者娓娓道来个中事迹,然而因着我可悲的拖延症,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这首对我有着特殊意义的歌曲的复刻暂时搁浅。依稀记得,2022年12月,钢琴部分的乐谱正式扒完;2023年4月,除合成器外的所有乐器谱全部完成……之后便石沉大海。我的工程是个半成品,合成器和音效都没添加(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当然可以勉强听听,然而无法准确表达原曲所带来的意境,因而不予正式发表,不过倒可以附在底下给各位听着乐。


《時を刻む唄》实在是我第一首喜欢的日语歌。其作曲手法非常传统,相比于之后我听过的许多日语歌神乎其技的转调与离调,这首歌里面导歌部分采用的颇具神圣感的向D大调离调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主歌精心设计的不规则节拍,从4/4拍,5/4拍(其实是一小节中一个2/4拍紧接一个3/4拍,结构为强-弱-强-弱-弱),再到7/4拍(等于一个4/4拍紧接一个3/4拍,结构为强-弱-次强-弱-强-弱-弱),到3/4拍,以及副歌之后的6/8拍的轻声吟唱之神来一笔。这样的设计,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位感,加上合成器飘渺梦幻的过渡乐段,既衬托强调了全曲宏大辽阔的叙事风格,又完美契合了动漫的幻想主题(还记得小女孩与机器人吗?),回味无穷。然而,这首歌对音色与编曲织体的把握却令人叹服,每种乐器音色的选择都精准而细腻地推动了全曲情绪,每处织体的编排也颇具设计感,别具匠心。

这首歌的魅力便在于对于织体严密而浑然一体的设计以及极为优秀的混音母带制作,看似简单的框架下,蕴藏着丰富的细节;波澜壮阔的副歌之间,镶嵌着细水长流宛如菱歌泛舟般的主歌——无论从织体还是混音上来说,都非常对自小喜欢听纯音乐和交响乐的我的胃口。

于是这种设计便成为了复刻这首歌最大的难关:我常常为调制不出合适的音色而四处寻找音源、调制各种效果器,并为之发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现在看来,一开始便上手这首歌还是太早,应当先制作一些音色设计和混音相对简单的作品,逐渐熟悉精进混音技术,再来制作这首歌就容易了。

痛定思痛,以及没有太多的时间了,我决定在高考之前先完成一首同人音乐作品的创作,以免去高中的遗憾之一,在此挖个坑。至于先于作品发布文章,大抵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罢。

友利奈绪

对于进入高中的我来说,编曲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早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创作了一首拙劣的作品,但后来由于自己瞎捣鼓,不通其门道,不久便放弃了。而我进入高中后却重拾一度放弃的编曲(高中的这一次显然更系统,学得也更深,至少触及了专业知识与技术)这件事的背后,有着奇妙的故事。

2022年那次为期两个月的网课期间,那时摆脱墙的束缚还是通畅自如,我一如既往地翻阅着油管的视频,看了Polishing the Turd 的时政锐评后正在首页漫无目的地游荡。忽地,一个动漫解说视频的预览图和标题(标题现在忘了)吸引了我,出于消磨时间的心态我便点开了看看。大约20分钟的时长,一个关于超能力的故事,当时看完感觉情节还行(初中的时候爱天马行空,编造未来的历史,对于这种题材有种亲切感),画风也不错,刚好下了网课有点时间,便想在墙内找这个番看看(其实是因为想听听友利奈绪最后的那句话)。一看番名:哦,《Charlotte》(我记得是以动漫中出现的流星雨的名字命名,这让我想起了 Charlotte’s Web,更想看了)。

看完整部番共13话,很好的故事,使我抱怨番剧太短。查了这部番的百度百科,发现是key社参与企划的作品,并且其中还提及了另一部番《Angel Beats!》,于是我又看完了AB。这是一部讨论生死的作品,音无被困在隧道那部分情节令人慨叹(脾脏破裂,救援缓慢,时日无多,仍镇定履行着医者的义务,却在光明到来的最后一刻安息,太令人唏嘘了),而且最后他挽留奏不成却扑空的孤独也触动了我的心,甚至还倒回去重看了一遍(之后刷到这部分的Reaction视频,无一幸免,外国网友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而我则看着他们乐不可支),意犹未尽。

我偶然发现这两部作品都隶属于催泪的分类,于是我在网上搜索”key社比较好的催泪番“,结果找到了key社三部曲《CLANNAD》《AIR》《KANON》以及《LIttle Busters!》。您知道我是怎么选择先看哪部番的吗?嘿,我一看封面:《AIR》画风太老,不看;《KANON》男主什么脸型,不看;《Little Busters!》女生太多,疑似后宫番,不看;那就《CLANNAD》了!难绷。

CL于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然而我初看时浑然不知。开篇一个镜头就惊艳到了我,画面、镜头、音乐运用得恰当好处,镜头一拉,世界着以色彩,令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现在回想来,恐怕CL唯一的缺点就是人物立绘脸型基本一致,导致我一开始就闹了把有纪宁认成智代的笑话(当时我还纳闷,怎么这个智代一会儿走廊一会儿阅览室的),不过后面通过发色和瞳孔就能准确快速地辨认出每个角色了。很多人看CL因为剧情发展太慢而被劝退,可当时的我正喜欢这些日常情节,完全没有乏味的意思。这么多滑稽中二的情节又怎会无聊呢!渐渐地我就忘记了这是一部催泪番,每天看看CL乐呵乐呵,直到看到风子线和琴美线才忽地意识到这一事实。这两条线的镜头语言让我得以窥见key社和京阿尼的催泪能力与叙事艺术,对音乐插入的精准把握强有力地推动了情绪氛围的发展,每看完一条线后好似从无尽的遐想之中脱身开来,梦幻的滋味扑面而来,”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真的是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第一季观毕,沉舟侧畔,病树前头,人面桃花,物是人非。

第二季也很快看完了。美佐枝线、有纪宁线(我没记错吧?宫泽同学的故事应该是在第二季展开的),直到情感巅峰的父亲线和Nagisa-Ushio线,都比第一季展现出更强烈的抒情色彩,也是对看了大半季日常线的观众的心灵的慰藉;同时,第二季的明暗两线也较第一季更加扑朔迷离,常令人感觉意有所指而却捉摸不透的幻想世界线索也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昭示全作的主题——家族与责任。对于第16话悲剧的到来我是不惊讶的:不论从小镇的变迁,还是急转直下的病情,都在平白地暗示。因而我面对这样的悲剧反而很平静,惟余叹惋(后来看到外国网友Re这个片段时听到她一边哭一边喊“Nagisa!!!”真是难绷,令人忍俊不禁)。后来我便陷入对父女关系的担忧之中,直到来到第18话的核爆。油菜花田,父女解开心结,释然地、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夕阳洒落在他们身上,《願いが叶う場所 II》适时响起。伴随着音乐进入高潮,Ushio几年来遵循着早苗的教导——能哭的地方,_____,终于在父亲的臂弯里放声哭泣。亲情和友情不论是看之前还是当时看的时候,对我来说都是杀伤力巨大的。我从没有想过,看影视作品,甚至看动漫,还能哽咽着欣慰地笑着,眼里噙满幸福的泪水。不似很多人潸然泪下,我还是很平静,不过这个片段确确实实撼动了我的内心,以至于之后朋也三声Nagisa,看得我心里一凛。悲伤使人沉思,幸福使人感动,大抵是这样的原因罢。看CL,总感觉就这样陪伴他们走过了一生。

人生?

有些人认为,最后的大团圆太过生硬。且不论对观众是否残忍,悲剧的结局所传达的与这部番的主题背道而驰,而且这样幻想世界的线索也就显得不明所以了。但是,这部番仍具有悲剧色彩,仍可被定义为“悲喜剧”。从最肤浅的角度来说,旧世界线覆灭后Ushio不再是之前如此懂事坚强的Ushio了(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梓川枫的剪辑,好多人悲哀于枫终于从花枫记忆中隐去了;说实话,不像某位同学喜欢樱岛,我反而喜欢枫的画风),更深层次的就留待读者自行发掘了。

CLANNAD的叙事犹如乌托邦般的呈现在我眼前,时常让我陷入遐想之中。我曾经驻足于喷洒过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的宿舍,起初只是有些刺激性气味,渐渐地眼睛开始酸涩,呼吸困难,直到最终受不了出去,这恐怕是我看完这部番的感受,只不过一个是氯气,一个是CL(氯原子bushi),后劲很大,专司回忆杀。当时的我刚看完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正在对天朝的政治现实进行激烈的批判(初二疫情之前虽会翻越那堵墙,但都是看些英文视频或者维基百科。疫情期间我突发奇想:为什么天朝要**谷歌呢?那时候净网行动尚未启动,在墙内还能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于是了解到了当年的令*****事件,解开了我多年关于民众对官府的看法的疑惑,从此上了贼船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乎我便陷入了一种困境:越是憧憬对CL所描绘的世界,越是厌恶现实社会的黑暗。这导致我当时一度陷入可悲的虚无主义之中——真正懂得政治的人大抵都会知晓,欲有为未必能有为。面对时代的齿轮,任何个体都无能无力,只能任由历史的潮流裹挟而去。

充满活力的少女们

怀揣着此种悲观的人生态度,我看完了四谎,一部以古典音乐为题材的爱情番,凄美的故事,很难相信这竟然发生于初中生活。随后我便开始看曾经我以为是“后宫番”的《Little Busters!》。当看到魔法少女小毬(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吵吵闹闹的叶留佳,还有哇呼~的能美·库特莉亚芙卡·安纳托利耶芙娜·斯特鲁加茨卡娅(据传《未闻花名》是致敬 LB 之作,面码的原型就是库特)、树荫底乘凉读书的美鱼、潇洒的来古(唯酱~ 一语双关是吧)和内向又呆萌的铃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废萌番;当陆续看完小毬线、叶留佳线、库特线、美鱼线时,我以为这是友情番;当看到众人组成的棒球队击溃所谓“全明星队”的时候,我以为这是青春热血番(?);当看到无尽的6月(来古线)和列侬身份的逐渐揭露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悬疑番;当看到再见本垒打、天台泪别、受伙伴鼓舞而以超人般的毅力拯救他们的时候,我才释怀地笑了:这就是一部友情番啊!

不得不说,LB 的线索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隐晦;完成一项项奇特而普通的任务,以小见大,直到世界本质的揭开,明线与暗线相互交织,为最终情感的震撼作出充分的铺垫,使得这部番支线繁多而不偏离主线,表达情感丰富而丝毫不背离主题,欧亨利式般地让人讶异却又合乎情理,复杂而浑然一体。什么是好的剧本?将观众喜爱的事物打碎给他们看,再以人性加以修葺使其焕发新的光辉——正所谓不破不立。LB看罢,让人不由得感叹:这就是青春啊!漂亮妹妹可以不要,单有恭介、真人、谦吾三人作兄弟足矣!

Little Busters 赛高!

真正引导我重拾音乐的,其实是galgame。后来偶然发现,CL和LB 都是改编自同名galgame。本来想在电脑上玩玩(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当我看到存放在百度网盘的1个多G的游戏时,我还是放弃了。好在我突然发现原来也可以在手机上的悟饭游戏厅直接玩,于是我先下载了CLANNAD。耗时一周,对照着攻略,打通了全部线路。改编动漫对于渚(主)线刻画更加形象立体,而原作对于每一条支线有着更为细腻的情感表达,这和它视觉小说的性质有关。我当时看动漫的琴美线感触并不多,但是原作的却十分感人;而那些脱离主线、只能放在OVA的线路(智代线、杏线)也写得很好,其中杏线大概是我除渚线外最喜欢的线路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galgame 不像动漫需要尽可能地浓缩,它层层递进、不紧不慢的节奏使得我得暇欣赏CL优秀的配乐。键厨常津津乐道云:“Key 社?那个为音乐配剧情的公司?” 诚然!丰富多变的织体,梦幻般的混音风格,贴切故事所传达的氛围,意味深长。以后我愿推出key社纯音乐特辑,优中选优,分享给大家。纯音乐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只是意会而言自传矣。

之后继续推完了Little Busters!EX(其实本来是黄油,但是我下了全年龄的,一是墙内不允许有R18可以“直接”下载,二是key社作品历来黄油情节都是纯纯多余的;不过CL一开始就是全年龄向的),用了CL两倍多的时间才通完全部线路的全部结局,除了对LB更深入的理解,我愈发愈喜欢key社的配乐了。LB 配乐,相较于CL,则更加丰富,风格或俏皮或欢快,或沉郁或凄冷, 织体处理时而丰富细腻,时而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对于情感表达有着细致准确的把握。这部分得益于key社音乐团队的壮大,除了曾经为CL作曲的老一辈折户伸治、戸越まごめ和麻枝准(麻公大才!既作为key社主力剧本家担任了AIR、CL、LB等主线及部分支线的编剧工作,又为经典催泪场景创作了大量优秀纯音乐,也是一部分key社主题歌的作曲作词),还新加入了PMMK和三轮学(这位还为缘某空写了全部配乐呢),可以说是key社史上最豪华的音乐团队了。CL、LB 的OST都是非常出色的,但是LB 专辑总体水平却略胜一筹,进行了很多曲风的试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获得了完备的风格体系,也使我重新开始搁浅已久的音乐分析工作。

我研究纯音乐倒是有一段时间,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听班得瑞,五六年级尝试分析PVZ配乐(那时我常常利用网上提供的MIDI一轨一轨地solo,最后再合在一起听,当时特喜欢),再到高一听Two Steps from Hell,循着音乐选修课的脚步听不少巴赫、海顿、舒伯特的作品(滑稽的是21年我很少用网易云,结果那年年度歌手是巴赫),养成了抽丝剥茧,逐层分析配器织体,体会个中滋味,理解作曲者的意图与想要传达的言语的习惯;同时,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很少听华语歌,基本都听英文歌,老牌的欧美流行名曲听过不少遍,时间较近的例如 Bruno Mars、Charlie Puth、Taylor Swift、Adele、Linkin Park、Daft Punk等也听过不少,因而对欧美流行的混音风格非常熟悉。于是我似乎便很自然地喜欢上了有着丰富织体、混音风格更偏向欧美的key社音乐。现在想来,PVZ的配乐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与日系风格贴切(就连作曲者都是日裔美籍出身),我大抵是早已打好了听日系音乐的基础(

神尾观铃

随着我听key社音乐的深入,其作品的改编动漫的OP也加入了我的歌单。有一次听着歌,突发奇想,想要再听听所谓的“二次元国歌”《鳥の詩》(之前外放听过,当时觉得前奏副歌旋律引入很好,但是后面电子鼓一加入就觉得吵,于是便没有继续听下去——其实就是当时音乐审美太传统,对很多日系歌曲还没有达到能够接受的地步),用耳机播放听感很好。一读评论,很多评论都在讨论观铃,同时也将《AIR》与《CLANNAD》相提并论,感慨大魔王的剧本功底。我好奇观铃的故事又是何种景象。

就这样,我看完了对我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AIR》。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从柳也到往人、从神奈到观铃,人偶师与翼人转生们奋斗千年以来,那些未被记载的数十代人用身体记忆与血脉传承所谱写的悲壮史诗,甚者,这完全可以成为几千年来人类文明艰苦探索斗争史的生动写照。 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的确确可以算得上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我从剧中看到了人性与神性、自我与超我、光明与黑暗的冲突,看出了千年来翼人使命的火炬的传承,凝视着观铃面对千年诅咒所带来的难以想象的苦难时的顽强抗争。我深刻地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完《AIR》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喃喃自语,抒发自己对全剧哲学观点的理解,所言添上开头大概就可以写篇文章了。毋庸置疑,《AIR》是麻枝准写过的众多作品中最富有神话气息的,却是最为现实、最为决绝的,其宏大的世界观与时空观令人难以忘怀。

很多人对观铃的结局难以释怀,抑或,认为千年诅咒已然解除。似乎如此理解,观铃的努力才不会白费,结局才不会被悲哀所淹没,而是看上去有些遗憾的GE。然而小空最终的觉悟应当如何思考呢?麻枝准写过很多“善良”的作品,在最后关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奇迹——《Angel Beats!》的“六十亿分之一的概率“、《CLANNAD》的“跨越了名为世界的距离我们才得以相见“……然而《AIR》与《Tomoyo After》(可惜的是这部智代后记一经发行在日本便风评较差,更有甚者给麻子寄刀片,导致后面杏after都不予发行;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类似,展现了他“残念”的一面,向观众传达“奇迹的失败与如何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或许,“迎接我们崭新的开始”一语并非是让不可捉摸的命运保证幸福必将到来,而是来源个体的自我保证:只要生命还在延续,勇敢追求幸福的道路就永远不会断绝。结局绝不是“诅咒已除,接下来就是幸福的生活”这种万事大吉的完成时,而是“同志仍须努力”的进行时——诅咒能否去除、新的生活能否幸福是留给小空和孩子们去努力,去创造的。

宛如一棵救命稻草,把我从思想的深渊中拉出来。很好的番剧,使我不再沉沦,我的人生观也就此获得了新生。高二下学期,我临危受命,接下了讲解普希金《致大海》的诗歌讲解,其中PPT的最后一段话是我深夜在彻夜长明的宿舍澡堂徘徊着写就的,当时脑海里只是浮现出观铃的身影。我想当时的那段话可以大体地传达出我目前所持有的人生观,也算是我面对滚滚的时代洪流所作出的回应吧:

“大海是令人神往的,一如真理那样的迷人。可他又好似一位遥远的神灵,可趋之而不可及。我们极力赞美大海,并受之鼓舞,正待踔厉奋发。然而,黑夜已然露出它丑陋的獠牙,时代洪流将我们裹挟,无底深渊将我们吞噬,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清醒是艰难的,而清醒之后是痛苦的——我们想要退缩了——一切都将白费,不是吗?

”大海给了我们答复。壮丽的海浪一遍遍激烈地冲刷着嶙峋怪岩,西西弗斯的石头好像又向我们滚来了。生活从来就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纵使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我们的身躯,我们依然竭尽全力去推动那块巨石,嘶哑着为自由而歌,为生命而歌,这时候,生命的价值已然实现——对于命运的不懈抗争本身就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这是伟大的悲剧,更是对人性最崇高的礼赞。

“死在黎明到来之前固然是可悲的,然而没有这些可悲的斗士,黎明就不会真正到来。唯有将不屈的火炬传承下去,生命之树才会常青,自由之歌方能响彻整个人类的寒冬。永远不要担忧长夜漫漫何时了,因着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  (很显然我不是写文章的料,考场作文多次不及格)

拯救?被拯救?

我暗暗在心中宣布:从此不再看完整的番剧;看完《AIR》已经心满意足了,想尝尝工业糖精就看剪辑吧(都怪夜游,至今唯一一次破例)。之后把《AIR》原作推完了,也不再玩新的galgame了(我玩了4部:CL、LB、TA、AIR)。陆陆续续看了《K-ON!》《孤独摇滚》《樱花庄的宠物女孩》(久仰椎名真白大名)《不正经的魔术讲师与禁忌教典》《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干物妹小埋》《刀剑神域》《小林家的龙女仆》等的剪辑(绞尽脑汁只能想起这些,可能还有更多),认识了一大堆动漫角色。二次元对我的音乐审美影响深远,我逐渐也能接受各式各样的日系音乐了。不过一开始,我还是对《鳥の詩》情有独钟,特别是喜爱其中贝斯的二轮指(私以为二轮指的贝斯与 Trance 节奏是绝配),这首歌也成为了我22年的年度歌曲,至今600多次的播放仍居高不下。随着我对动漫的关注,B站也给我推了不少相关的音乐视频,我偶然间在首页看到了用双排键盘弹奏《鳥の詩》的视频。整体还原得很好,就是贝斯还原度不够(作为自小就非常喜欢听贝斯的乐迷,我一耳朵就听出与原曲不符了doge),于是我在B站寻找能很好还原原曲贝斯的演奏,很可惜,没有。那……不如亲手还原一个?我开始筹备编曲的相关事宜。

知易而行难。真正开始着手制作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编曲工作绝非易事——扒完钢琴模进部分了,突出宏大氛围的Pad音色应当如何选取?它们所对应的和声又是什么呢?Lead 和 Plucks 音色又该如何调制呢?由于鸟之诗隶属于 Trance 电子音乐,于是我看了大量关于电子音乐制作的视频,了解了不少电子音乐的制作技术,同时也看了许多编曲教程。我采取的是一小节一小节地死磕,把每一小节还原到极致的策略,不可避免地导致过了一个多月都止步于前奏。随着对鸟之诗编曲框架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其中采用的各种合成器的音色源自硬件合成器,与西方电子音乐所采用的有所不同,这类音色很难在软件合成器的预设中找到较为类似的,必须自己捏音色。然而作为一个初识电子音乐的门外汉,一上手就让我捏这种音色显然是困难的,更何况在业内,电子音乐的混音是最难的。于是乎我就想:不如我先复刻一首传统的抒情歌曲?这样无论扒带还是编曲混音会相对容易些,同时也要更换策略,先整体扒完谱后再进行有关于音色的调整。随后便是文章一开头那可悲的结局。

好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毫无收获。在钻研编曲的过程中,我对于日系音乐的理解愈来愈深,音乐审美体系也愈发的健全,对于编曲的流程与技术了解加深,也对混音母带的行业标准略知一二,这使得当我听歌的时候,我对于其中绝大部分的效果与音色的实现是有具体思路的,而且也养成了寻找喜欢听的歌曲的伴奏进行织体分析的习惯。

我自学过一段时间电吉他,因而之前对LB EX 游戏主题曲《Little Busters!- Ecstasy ver-》中的电吉他部分非常喜欢,常常在B站上搜索相关的电吉他演奏视频,寻找一些还原度较高的。大数据很精准地捕捉到了我的偏好,给我推了一首日语歌的电吉他演奏视频。典型的funk乐段,还附带了谱。但令我惊讶的是这首歌钢琴的旋律与和声进行,与西方的爵士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听过一些爵士和布鲁斯的我来说很惊喜(后来随着理解的深入,才知晓日本音乐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西方的爵士和布鲁斯元素),钢琴主旋律也非常抓耳。我一看歌名——《夜に駆ける》。这便是我与YOASOBI的第一次邂逅。

不会打日文,在网易云上输入“夜驱”就找到了这首歌。第一次完整听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钢琴织体和贝斯(主歌的贝斯写得相当出色,副歌大道至简只使用简单的slap,但承担起了最简单直接的节奏稳定器作用),尤其是钢琴部分,这种形式在当时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写法,最惊讶的地方就是导歌部分左右声场钢琴的遥相呼应,给人以活泼跳脱之感。其实这首歌用的和声进行很简单,无非是王道进行和丸之内进行(爵士名曲 Just the two of Us 首次采用的进行),都是日语歌常见的和声进行,但这首歌通过对旋律、配器织体别出心裁的设计,复杂多变的钢琴与简单的鼓组节奏型相得益彰,极大地弥补了这首歌混音的缺陷,实现了独特而令人难忘的听感。更为有趣的是,这首歌在降E 大调和 c 小调之间具有一定的摇摆性,一定程度上兼具两种调性的听感(不过基调还是 c 小调),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和声效果,可以算得上是将王道进行和丸之内进行混用的一个成功典例。当然,我从这首歌里也初次见识到了YOASOBI的祖传升调—— b 小调连升2 key 到 d小调至全曲终止(后面我们会讲到Ayase另一种转调手法)。这种编曲手法,即使在 YOASOBI 之前的日本乐坛也是少见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首歌作为其处女作一发行便引起轩然大波了。

我曾经幻想过一种流行音乐风格,可以充分融合西方系统的编曲手法(包括配器织体、和声进行等)和东方细腻的情感表达,因着我发现一些粤语老歌(然而事后我知道其中很多翻唱自日语歌)就主旋律而言情绪表现力极佳,希望能有一种风格可以学贯中西,扬长避短。不成想这便是日本音乐的描白,尤其是YOASOBI——所以当我听到他们的歌的时候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虽然我当时倒是很喜欢 YOASOBI,不过那个时候也大抵仅限于听《夜に駆ける》《群青》了。人总是喜欢捱在舒适圈里不出来。

偶然看到同学在朋友圈发的自己制作的喜多拍手的动画,奇怪这个喜多出自哪个番——原来是《孤独摇滚》。B站很自然地给我推了一大堆《孤独摇滚》的剪辑与演奏视频,我第一次体会到日摇的魅力;在校园看到有同学弹钢琴,是《Only My Railgun》,回去一搜,很快喜欢上其中的电吉他声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听instrumental 版本;B站难免给我推一些萌萌の小曲儿,比如《可愛くてごめん》的扒带复刻视频等等,于是我便结识了神前晓(se-no~ 当然也听过《God knows…》,不过那是后话了)和 HoneyWorks,当时也喜欢那种活泼可爱的和声进行,抛开人声和歌词不谈,这两位的代表作的编曲我还是认可的(写这段的同时重新听了这两首歌,好听!)…… 若是以欧洲发展史对当时我的音乐世界所处于的时期进行类比的话,大概是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罢(这里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只是反映出一种审美取向单一化的趋势)。

那么,是什么拉开“文艺复兴”的帷幕,打破”中世纪“的”未开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感谢我那热爱音乐的舍友了。高二上学期,在宿舍的一天晚上,另一位喜爱PVZ的舍友与我那热爱音乐的舍友谈起PVZ的配乐——这不正好涉及我之前的领域么?我便也加入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讨论很快便只剩下我和那位舍友了。我于是问他喜欢听什么风格的音乐。起承转合如今想来有些淡忘了,只记得当时了解到他喜欢听金属乐、后摇等(当时印象最深的当属 Gregorian 教皇合唱团,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赞扬其主唱出色的唱功),总之不是流行音乐听众。他非常爽快,立马制作了一份歌单分享给我,我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为了迎合他的音乐审美,我制作了一份歌单《Music World》,里面绝大部分收录了我之前听过比较好的欧美歌曲——加了一点儿日语歌。

我似乎总有一种分享欲,抑或是一种胜负心,迫切地想向旁人证明日系流行音乐的妙处;我也意识到了让我这位不大爱听流行音乐的舍友理解我对日系音乐的看法是不容易的,于是我尝试以问题引入的形式将对歌曲的织体分析诉诸于文字,相当于讲义一般,更为直观,好在我舍友也同样喜欢研究编曲,那么,“以理服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这么做反响平平,显然,我的这位舍友并不乐意仔细体会微妙的编曲表达——或者说,那时他并没有能力去这么做——他或许需要更激烈的听觉刺激,或是得先带他练练耳。于是乎,我的舍友发表各种锐评,成功地“逼迫”我跳出舒适圈,循着他的音乐审美,再度寻找优秀的日本音乐作品。舍友的敦促,缔造了迄今为止按照我的音乐审美体系设计的较为适合入手日系音乐的歌单《草根的日系之旅》,这是我大量搜刮各种风格的日语歌的结果。在制作这份歌单的过程中,我不乏惊喜与激动,也完成了音乐审美体系的蜕变——所以我必须在此再度感谢我那可敬的通晓哲学又热爱音乐的舍友,我很荣幸人生途中能以这样的一位舍友为伴,亦师亦友,难能可贵。

我和舍友常彻夜促膝长谈,畅聊个中音乐趣事。他爱探究新鲜事物,我从他口中了解到激流金属、力量金属、后摇滚、数学摇滚,乃至民族音乐、民谣、融合爵士等各种小众的音乐风格(甚至还有不少实验音乐),真正走进了他的音乐世界;他也走进了我的音乐世界,惊喜于我指出的编曲中细微的变化与安排,惊叹于宏大复杂的织体与和声进行。他也常常跟我聊起音乐笑话,让我们俩开怀大笑;我们也常常晚自习迟到看现场演奏视频,交流对各个乐器的看法……说我们互相拯救或许言过其实,但也许大抵如此。现在我面对舍友总是绷不住地微笑着看着他——现在大概没了时间讨论了罢(我们最后一次相约一起讨论,我听着他收藏的歌单等得睡着了,他仍没有来。好笑的是当时我在听诡异的无调性音乐),但我将永远怀念,将这份回忆珍藏心中。

最近我的音乐审美体系遭受了挑战,起因是 YOASOBI 之前发行的《勇者》。为了与我的舍友交流有关于日语歌人声旋律的节奏写作,我看了B站UP主“鸢梦Yumeko“的名曲杂谈四部曲(分别分析了《勇者》《God knows…》《Don’t say “lazy”》《恋爱循环》,非常建议欲研究日本新生代流行音乐主旋律写作的同志观看)中《勇者》的部分。在 idol 爆火后我曾第一时间听过《勇者》,但只不过听了开头就没继续往下听了,后来听说与原作氛围不符,也就随大流这样认为了。视频看罢,我忽地发现其实《勇者》并不是像我之前认为的“流水线产品”,与 YOASOBI 之前的编曲风格是有出入的,而当我认真听完一遍这首歌后,更加笃定了这种想法。我能感受到 Ayase 在编曲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不论他人如何评判,过渡到副歌所谓的“钢琴乱弹”、最后一次副歌部分鼓组的变奏、具有行进感的军鼓滚奏、轻快而富有史诗感的节奏,以及尾奏贝斯突出的表现等等,是我在他们的歌曲中第一次听到的,这种形式的抢拍也是新颖的,效果也是令人叹服的。至于这首歌契合番剧与否,一是不在我的领域,二是《勇者》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异世界冒险主题的,唯一的不足可能在于未采用“最适合精灵的音乐语言”多利亚调式;如果“赠送的芙蓉王”(doge)的叙事从辛美尔在世的那次十年冒险开始写起,那么这首歌挺适合的(但可惜不是);另外,我还专门看了番剧前几集的开头部分,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违和感”,不觉得不舒服——我的看法是,与主题不符的问题没有网上所讨论的那么严重。

然而,这一次大抵是我的见解与同为夜游乐迷的很大一部分听众的冲突最尖锐的一次。我对于将《勇者》批驳为“口水歌” “工业流水线产品” 是十分震惊的,更对”听点好的”的讽刺评论感到不解与困惑。最难绷的一集是,一个UP主提及他对这首歌在日本本土反响不错的困惑的时候,弹幕说了一句“拥有良好的音乐氛围的社会的听众未必能形成好的音乐审美”——啊?……值得一提的是,“三夜”(夜游、夜鹿、真夜中)一直以来以“同质化”为人所诟病,这是全然不合理的。流行音乐没有过多和声上的变式,好听的基本已然穷尽了,很多时候只能从编曲上面下功夫,更何况风格和同质化本来就是边缘化的,难以区分——风格的确立标志着“创新”的完成,一旦确立了,很难有本质上的创新——与其批评歌手”同质化“,不如自己换种风格听听。

我陷入反思之中。 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即我更倾向于淡化日系音乐中人声主旋律的地位,因而对于人声和歌词是否同质化毫不在乎——我更在乎歌曲的编曲与混音,而将人声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高频乐器——这应该是我与那些听众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也怀疑自己是否又陷入了之前审美单一化的困境,于是铆足勇气,再次跳出了舒适圈,听了大量那些听众所推崇的米津玄师、夜鹿、真夜中的歌曲,又寻找到了不少出色的歌曲。

我根据这次新的突破又制作了新的歌单《勇者引起的风波》,收录了5首米津玄师的歌、2首真夜中的歌,以及12首夜鹿的歌,以后有机会的话,会做一期勇者特辑,将这些歌分享给大家。三子者何如?米津玄师风格更偏向欧美,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之间采取了很多的尝试,是少有的愿意做如此多的风格变化的 p主出身的一体机音乐人了;听了夜鹿的歌曲,我才蓦然发现,自己本来应该喜欢听这种风格的歌曲的,只是不知怎么就被 YOASOBI 带跑了(笑)。拿不拿堪称运用四大件的高手,对这些在流行音乐中的最常见的乐器的运用得生动有力,以毫不哗众取宠的吉他摇滚为主轴,音色美感与整体平衡兼备,每个细节充满着古典美的设计感,诗意的词曲也令人陶醉。我曾向弹钢琴、也喜欢夜游的同学推荐过夜鹿,他却评价“太过大众化了”——夜鹿是这样的,只有喜爱吉他的人才可能真正理解其独到之处,正如有人说“喜欢吉他的喜欢夜鹿,喜欢贝斯的喜欢真夜中”。就我的主观感受来说,夜鹿的歌饱含着一种让人平静的力量,适合在做事的时候听——相反地,听 YOASOBI 做事思绪总是被带跑。

PS:补充一下:写这段的时候看了不少关于《勇者》和《晴る》的神评妙论,正郁闷,便随便点开夜鹿的专辑听歌——我之前从来不按专辑听歌,但是这次着实令我激动——很多专辑都会有一首纯音乐作引入,而且有不少专辑整体质量极高,尤其是夜鹿第一张专辑《夏草が邪魔をする》,电吉他和贝斯爱好者狂喜,听完《カトレア》激动得跳起来——SIUUUUUUU!之前真的没听过n-buna早期的风格,太棒了。因此,听夜鹿建议以专辑为单位去听,个人比较喜欢的专辑有《夏草が邪魔をする》《エルマ》《盗作》《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辞めた》《負け犬にアンコールはいらない》,囊括了之前在《勇者引起的风波》所收录的大部分夜鹿的歌曲。一张一张专辑地听完,对拿的水平更为叹服了,每首歌像一首诗,每张专辑像诗集的同时又像一首更为宏大悠远的诗,讲述着无限的故事与远方——诶,那位同学,再说夜鹿大众化就不大合适了罢!……开玩笑的,这下夜鹿又有一堆可听的啦!另:suis的嗓音好美www

真夜中融合了浓厚的funk元素和爵士元素,从其歌曲中可以听出慵懒,又夹杂着一丝不屑与不羁,“听真夜中的曲子,就好像喝了一罐饮料,一半是咖啡的苦涩,一半是牛奶的香甜“——形成如此奇妙的效果的缘由,除了配器和切分节奏使用的讲究,还有对著名的丸之内进行的灵活运用。所谓丸之内进行那独特的听感,便在于其对属七和弦的妙用。在古典乐中,副属和弦使用的较少,常见于转调,而这一技巧在爵士乐中被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属和弦可以制造紧张感,因而在任何一个和弦前面均可放一个它的五级七和弦,再解决到该和弦,这样紧张感产生并解决了,从而制造出与众不同的色彩,这一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离调或者调式互换,这便是副属和弦听感独特的原因。当这种音乐理论流传到日本后,椎名林檎用《丸之内虐待狂》将其带入公众视野中并发扬光大,形成如今在日本音乐中相当常见的“丸之内进行”。循着这样的和声排列,“音乐在紧张和稳定之中进行,仿佛潮起潮落,引入入胜”。真夜中则在沿用这种进行的基础上,为属七和弦加入了些许的变化音,辅以funk独特的节奏与摇滚稳定的节奏交织演绎,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此,非常建议各位听听真夜中的处女作《秒針を噛む》,对真夜中风格经典的体现(不信有人会觉得贝斯slap听着不爽doge)。

这一突破应当被称为什么呢?“启蒙运动”!(笑)最近看到有位同学把朋友圈背景从原来的姜禾换成了芙莉莲,有点惊喜;但现在B站给我狂推大喷菇肥伦和老东西怎么破?()

如何区分菲伦与大喷菇?

好了,我的朋友,辛苦你看到这里了,我愿意在这里循着歌单《草根的日系之旅》的脚步,向那些愿意走出舒适圈来了解日本音乐的流行听众介绍这个奇妙的世界;当然,那些喜爱日本音乐的人也可看看,或许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相信我,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你一定会对日本音乐拥有全新的认识,甚至爱上日本音乐。

我将会按照我认为华语流行乃至欧美流行听众最容易接受的角度来介绍(我只挑选重点的歌曲进行讲解;当然若是有余力,全部听听肯定是有所收获的),但是在此之前,我还是要谈一下鉴赏日本音乐的基本思路。很多流行听众初听一些日语歌,第一感受是:好乱啊!完全抓不住编曲的重点!即使很多喜欢听日语歌的听众也未必会把握他们所听歌曲的编曲织体,往往是形成了听繁复多变的编曲风格的习惯,因而未听过日语歌的听众感觉所谓“编曲混乱”是非常正常的;特别地,日本音乐受西方的爵士、布鲁斯文化的强烈影响,加之本土的民族文化,编曲会“铺得更满”,对平时专注于人声或是偏爱简约的流行音乐风格的听众是不太友好的。因此, 我的建议有三:

一、尝试多分析一首歌曲的编曲框架,从织体入手拆解歌曲。编曲是音乐制作里重要的一环,针对此的鉴赏有助于理解作者的作曲动机与所要传达的思想,既然已经习惯于听人声了,不妨走出舒适圈,多听听编曲如何吧。听一些日语歌完全可以应用一部分鉴赏交响乐的听觉技巧——将混合在一起的乐器拆分为一个个音轨在脑海中播放——如此鉴赏一首歌往往收获到意想不到的认识。当然,一开始听繁杂的日系音乐的时候可以先找准低频的稳定节奏(一般是贝斯) ,把握全曲整体的节奏,再以此为基础环绕着声场搜寻其他频段的乐器,直到逐渐将它们分离(同时也要注意歌曲的线索旋律),这样,听日语歌大抵就不会有”混乱“的感觉了。听很多日语歌就是一个极好的练耳的过程,基本的听觉意识训练好后,再去听之前听过不少遍的歌曲,会收获大量有趣的细节。

二、 多做和声分析。日系音乐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其独特而巧妙的和声进行,适当的乐理鉴赏是完全有必要的。乐理知识不够没有关系,可以在B站系统地学习;没有训练出扒和弦的能力也没有关系,很多时候在B站或知乎上搜索相关歌曲的和声分析看看,体会一下就好,在这方面对于新手要求并没有那么严苛;当然有兴趣的可以深入学习。关于日本流行音乐风格单一化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法是更注重其编曲织体,另外也可以听听 RADWIMPS 前期和中期的专辑(从03年听起,最近也是有时间就听听整专,03年的专辑《RADWIMPS》是我最喜欢的)或者是拥有“超一流的歌词和一流的旋律”的 back number,也许你会喜欢。

三、多注意细节——这项无论听什么音乐都是必需的。一首优秀的歌曲无论编曲风格多么简约,总归会有一些有趣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被听众忽略,然而一旦去之,则食之无味,抑或是味道不再。我在此鼓励各位主动地、由兴趣驱动地学习了解一些专业的编曲和混音知识(不求能够实践,至少歌曲中听到了这些理论知识的实践可以领会作者的意图;自己尝试编曲最好,我就是这么过来的doge),熟悉流行音乐中常见与不太常见的乐器的特点——当你终于能从每一首听过的歌曲中辨别出全部音色之时,伴随着自身鉴赏能力的提升,你一定会有由衷的满足感的。更进一步地,了解各个乐器的编曲手法(至少得清楚四大件:钢琴、吉他、贝斯、鼓的吧),会识别一些如抢拍、空拍、反拍等主旋律节奏写作技巧,这样综合上述,你就可以从理论上阐明——为何听这首歌我会有xxx的感受?——从而进一步加深你对音乐的理解。加油!共勉。

有朋友要问了:我听不懂日语怎么办?——你为什么一定要听懂?音乐难道不是共通的、跨越国界的么?很多日语歌所传达的力量,不需要任何语言修饰,便能心领神会。再者说,那儿不是有歌词翻译嘛!(doge)不过我实在是喜欢听日语,她那零碎的音节反映在旋律上则是别样的节奏感,轻快明亮。听有人说,语言学有所谓的“元辅音均衡理论”,一种语言元辅音比例越接近1:1,对于同一讲话人来说,越悦耳;而意大利语和日语在这方面并驾齐驱——我不知这理论是否有实在的依据,但我偶尔遐想,或许日语(爱国一点,中古汉语的变种)就是天然适合音乐的罢?

好的,动手吧。歌单附在评论区下面了。或者去网易云搜“诗狂剑侠”,主页找对应的歌单《草根的日系之旅》(我在歌单的简介进行了分类索引)。什么?没钱买黑胶会员?我把需要会员的歌曲都上传到云盘去了,按需自取,在评论区(我已经受够了百度网盘,所以我选择天翼云盘)。

0. 《Anytime Anywhere》(歌单第3首):动漫《葬送的芙莉莲》ED,这是“启蒙运动”时发现的优秀的抒情流行歌曲,被众多网友评为“秒杀《勇者》”,确实其中化用的多利亚调式很贴切原作主题。这首歌基本符合国内流行听众的听歌习惯,虽有宏大的管弦乐编制,但大多对位工整,整体感较强,没有过多的副旋律,编曲风格也倾向于简约,适合上手,也可以让读者初窥日系音乐编曲的门道。这首歌的编曲者正是 Evan Call,那位《紫罗兰永恒花园》OST的作曲者,也担任《葬送的芙莉莲》OST的作曲工作,因而这首歌蕴含着纯音乐的力量,带给我的感受是——“治愈的史诗”。有关于 Evan Call 这位出色的作曲家,推荐大家有时间听听歌单第51首《Journey of a Lifetime ~ Frieren Main Theme》,他为芙莉莲写的一首凯尔特管弦乐,足见其创作功底。

1. 《Sincerely》(歌单第2首):动漫《紫罗兰永恒花园》OP,毫不夸张地说,这首歌是我迄今为止听过的最为出色的抒情流行,如果只能挑一首歌入门日系音乐的话,我必定毅然决然地选择这首歌。那时恰逢“文艺复兴”初期,我正在网易云各大日系榜单上搜罗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到其主歌的进入就被深深地惊艳到了——严谨而温婉的学院派和声进行,繁复悠长的织体,灵巧的弦乐演奏,宛转华丽却无处不透露出老练的离调手法,犹如一位长者娓娓道来,使我听罢便忍不住鼓起掌来:简直是一部完美的杰作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这首歌之前再另加一首作铺垫——倘若你将这首歌研究得足够透彻,我想你已然具备鉴赏日本音乐的听觉意识;其他歌曲的伴奏可以不听,但这首歌的 off vocal 版本必须要听,网易云可以搜到。我后来将其分享给舍友,并与他共同从编曲的层面鉴赏,他大抵也是对这首歌十分惊叹。我特地专门写了篇有关于这首歌的鉴赏分析作为与舍友讨论的讲义,聊表敬意;以后我会单独将那篇文章分享给诸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2. 《時を刻む唄》(歌单第1首):动漫《CLANNAD AFTER STORY》OP,没发现《Sincerely》之前,这首歌是我认为最出色的抒情流行,即使放到现在,它也依然是抒情流行中我听过的声场最宏大饱满的歌曲(放眼流行音乐中,也只有超炮OP能够与之匹敌,但那首是靠音墙和合成器实现的),而且这首歌的混音也是大师级别的;正是这首歌,让我对快节奏的抒情流行产生了深厚的情愫。文章开篇就已作了简单的赏析,在此不再赘述。有余力可以挑战一下听伴奏辨别出每个乐段所使用的全部乐器,你会取得重大进步与收获的。我愿以杜老的一句诗评价这首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沙白鸟飞回。” ()

3. 《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歌单第4首):比这首歌更出名的是它的MV。这首歌不同于前三首,配器和混音更为细腻,小编制的弦乐、贴耳的木吉他、人声合唱独特的声相排布(女声采用常用的正中间声场位置,而男声则采用左右声相、更为贴耳的声场,好似一个在远方诉说,另一个在耳旁轻轻吐诉),生动地描绘着一个平凡又温馨的故事。这首歌仅仅使用了钢琴、木吉他、小编制弦乐、钢片琴、鼓组及镲片反转采样这五种乐器,却构成了非常饱满的声响效果,让人沉浸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弦乐部分(尤其是主歌),与人声遥相呼应,互相应和,其并没有使用较大的混响以制造大氛围,而是更倾向于更为干净清晰的音色,烘托出温暖和煦的气氛。

4. 一系列符合欧美编曲及混音风格的日系流行,它们是:《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歌单第8首,中岛美嘉的代表作,简约大气的编曲)《銀の龍の背に乗って》(歌单第9首,中岛美雪较为著名的被华语歌坛翻唱的歌曲,电吉他乐段非常精彩,也是少有的令我的舍友称赞的传统流行)《ひとり上手》(歌单第10首,又是一首中岛美雪被邓丽君翻唱的歌曲,贝斯的旋律走向与弦乐 fall 技法为这首歌增添了一份诙谐的色彩)《One Last Kiss》(歌单第13首,宇多田光的这首应该不必多说了吧)。这些歌曲在混音风格上与华语流行的行业标准类似(是的,华语乐坛的混音就是学欧美的),华语听众可能会较为舒适。当然,这些歌曲简约但不简单,值得回味分析。

接下来的介绍开始分专题。首先是 YOASOBI 专题——听日系怎么能少了如今日本乐坛一线组合 YOASOBI 呢!YOASOBI 风格鲜明,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旋律、和声同质化严重的弊端,因此更多关注其编曲和音色的使用是正确的选择,Ayase 对音色的把握堪称一绝,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借鉴。

5. 《群青》(歌单第14首):各位如有上网课期间的班会都应该至少听过一遍这首歌,对于我来说这是继《夜に駆ける》之后喜欢夜游的又一首歌,不论在音色的运用、编曲手法,还是在主旋律写作、人声演唱形式上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在《群青》中 Ayase 对合成器音色与采样使用的造诣开始显露,尤其是第二遍主歌部分中的 plucks 和 lead 声部。我最喜欢的声部恐怕是 muted bass,这种合成器bass音色自我在智代后记 OP 《Light colors》(歌单第33首)听到后就非常喜欢,尤其是与尾奏最后一次人声合唱的呼应,绝了。整体上是夜游少有的清澈明丽的混音风格,人声的合唱部分也是不错的设计,据说跟《天气之子》主题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问:这首歌有没有电吉他?

6. 《夜に駆ける》(歌单第15首):还记得这首歌吗?我之前讲过。作为夜游的出道曲,这首歌以较低的制作成本、配器简单但层次丰富、编曲风格的开创性一经发行便风靡日本,实可谓“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虽说如此,塑料的MIDI钢琴说不定为这首歌带来了独特的听感。配器简单,使得全曲对每件乐器的技法要求更高,要更抓耳,更惊艳——《夜に駆ける》成功地做到了。在夜游发行的各个单曲中,在我看来没有一首歌中的钢琴声部能够超越这首歌,钢琴作为这首歌的主要乐器的特点被发挥到极致,编排方法也足够出色,即使后来夜游趋向同质化,但当时夜游刚出道时在听众眼中还是新颖的。

7. 《たぶん》(歌单第17首):夜游少有的慢歌,R&B 味儿浓厚的一首歌(不过我舍友更趋向于认为这是融合爵士),失恋の小曲儿,喜欢听 R&B 的流行听众或许会喜欢。这首歌以略显慵懒的节奏、变化的电钢、彰明主题的钢琴、富有情调的电吉他烘托出忧郁的氛围,人声旋律也令人陶醉,难得的夜游少有跳出自身编曲模式的曲子。

8. 《もう少しだけ》(歌单第18首):夜游最可爱の小曲儿,ikura 一开腔就被惊艳到了。在这首歌可以见识到 Ayase 是如何利用合成器和各种上升旋律的点缀使得全曲变得活泼可爱的,钢琴的和声进行与副旋律也为这首歌添上了欢快而充满希望的色彩,总之这首歌充满了元气,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美好期许。Ayase 对合成器音色的细致入微的把控,利用各种采样细腻地表达出丰富饱满的情感,使得这首歌不拘泥于同质化,而有风格化的演绎;毕竟谁不喜欢这么可爱的歌曲呢!之前在网易云看到一条评论:“这首歌的节奏和我平时走路完全不一样,为了跟上节奏我走路不得不蹦蹦跳跳,可恶!!!“ 诶哟,天啊。

9. 《海のまにまに》(歌单第19首):夜游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他们总是能搞出新花样。这首歌无论是从编曲还是段落安排上都打破了之前的格局,主歌部分有意识地缩减乐器数量并营造顿挫的节奏,减轻了堆积感,为副歌rap部分情感的上扬做了充分的铺垫;副歌融合了外在明显的爵士与 funk 元素,又保持了主歌跳跃的节拍,好似烟花棒忽地绽放开来,看着它一闪一闪,和着冲上岸来的千层浪花。同时,Ayase 那细腻的编曲在这首歌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爵士风的管乐、放克味的贝斯 slap,到微妙的哇音吉他、悠长的合成器短笛,搭配着夜游的祖传升调,引导着歌曲起起伏伏,宛如潮汐般漫在心中,正是曲如其名——任由海波荡漾。

10. 《怪物》(歌单第16首):动漫《BEASTARS》第二季片头曲,饱受赞誉的一首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开头那富有侵略性的 bass lead 音色,带着十足的压迫感逼来,以及透露着一丝诡异气氛的采样,描绘出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随着钢琴声部的加入,之前的压迫感瞬间瓦解,而代之以对生命的诘问和“活出自我”的反抗精神,扁平而 release 较短的军鼓采样将全曲的节奏感进一步加强,掀起涟漪;副歌之后的第二遍主歌保持着军鼓的节奏,bass lead 回归,又新添入贴耳的贝斯点缀和高频的 noise lead 副旋律,逐步推动全曲情绪发展,最后迎来全曲高潮。歌词也写得不错。

夜游专题未完结,但是我们需要暂停一下,先进行下一个专题——这是为何呢?如果我贸然向流行听众介绍那首夜游现象级神曲的话,未必能有人可以接受,我那热爱金属的舍友都评价其“好怪”(此时夜游乐迷会意地笑了),所以让我们逐步深入,慢慢地适应日本音乐的审美,直到我们可以接受这首歌。那么,下个专题是——日摇!

日系摇滚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西方传统摇滚,但加入了很多本土的特色,抑或是与二次元文化相交融,自成一体。常听摇滚的朋友可能可以听出来:很多日摇的电吉他音色偏亮,高频较西式摇滚更为饱和…… 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补充。考虑了很多流行听众未必严肃听过摇滚,我将从最简单的摇滚风格开始,逐步向大家分享日摇的魅力。

11. 《Don’t say “lazy”》(歌单第31首):动漫《K-ON!》ED。轻音的摇滚曲目常常作为许多日摇听众的入门启蒙,也扭转了当时日摇动漫化的路线。轻音的日摇通俗易懂,里面融合了大量的流行元素,使得流行听众接受较为容易。而这首歌可谓是轻音系列中我最喜爱的一首,胜过滑滑蛋,编曲手法和混音都与传统摇滚较为贴近,那失真的键盘好似在脑袋里以椭圆的轨道环绕一般(怎么实现的?不仅要有细微声相的自动化,还要有 EQ 均衡的自动化。声相调整左右的位置,而EQ则调整前后的位置,二者合成则构成一平面);这首歌结构整齐,听感也颇具冲击力,节奏简单明快,可以给欣赏摇滚的新手作为听觉训练的示范曲目(摇滚必听吉他、鼓、贝斯并对它们要有足够的理解)。很多听众会忽略听鼓组,但至少在摇滚里,鼓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建议各位在这首歌里尝试去关注除底鼓、军鼓以外的部件的音色与演奏,例如踩镲、吊镲、嗵鼓等。不论是这首歌还是滑滑蛋,都出现了我称之为“轻音律动”的乐段——规整的王道节奏,长线条的电吉他旋律时常伴随着切分音,贝斯连续快速的跑动,踩镲戏份的加强,键盘合成器音色零碎的点缀,以及节奏感强烈或是应和鼓点的人声主旋律,这种律动特点鲜明,各位一听就知道在哪儿。这一乐段与之前的在鼓组节奏型上没有任何大的变动,但是却忽地给人以强烈的律动感,简单的节奏与缜密浑然的织体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不错的声响效果。这种律动非常独特,以至于在我听过的众多日摇中,除轻音外没有任何出现此种效果的曲目。

12. 《God knows…》(歌单第22首):动漫《凉宫春日的忧郁》插曲,日摇现象级名曲。这首歌常常被作为日系音乐人声主旋律写作中的抢拍手法的案例,副歌的连续抢拍形成了一股向前冲的力量,令人振奋。这首歌的电吉他不安分的旋律跑动,对哇音效果器的巧妙使用,营造了焦躁不安的情绪氛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同时电吉他部分也因其较高的演奏难度而在日摇电吉他演奏界著称,堪称“入门电吉他第一座高峰”,又以其前奏旋律采用的“四套三”节奏型而为众多日摇爱好者所痴迷。神前晓在这首歌中十分注重摇滚三大件中每件乐器的表达——富有变化的电吉他、极其主观不套路化的鼓,以及偶尔进行小范围跑动的贝斯,给听众带来极致而不单调的听觉盛宴。这首歌相对轻音系列鉴赏难度更高一些,逐步开始要求对电吉他演奏技术的理解,各位完全可以在B站了解一下电吉他的常用演奏技巧和效果器的使用,以及可以看看“鸢梦Yumeko”的视频《希望、力量、与漫无止境的青春——「God knows…」》,相信你会有对日摇更深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日摇专题的最后一个小专题——孤独摇滚专题。孤独摇滚系列融入了大量现实的日摇元素,更贴近传统日摇风格,但与此同时其鉴赏难度也更上了一个台阶,需要特别关注电吉他、鼓、贝斯的编曲手法和演奏技巧,不过若是浅尝辄止,体会其美感还是相当轻松的,相对于夜游等其他日系流行的歌曲,日摇的结构还是要简洁一些的,每件乐器也很容易辨认。

13. 《青春コンプレックス》(歌单第29首):孤独摇滚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透露着一丝灵动。主音吉他和节奏吉他的设计感很强,给人以活泼跳脱的节奏感;riff 和 solo 俱佳,副歌连续推弦的乐段听着极度舒适。值得一提的是,我比较喜欢这首歌里面军鼓的混音,这种音色不过分透亮而穿透力强,确实符合我的混音审美,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认可其他曲目的混音风格,鼓组的混音是随着风格与配器而变化的。

14. 《星座になれたら》(歌单第28首):孤独摇滚里少有的低BPM的摇滚曲目。相较于同系列其他曲目电吉他较高的难度,这首歌电吉他演奏相对简单,而却给贝斯和鼓上了强度。这首歌融合了 funk 元素,从贝斯的slap 乐段和鼓组 funk 味十足的踩镲节奏便可窥知,电吉他演奏虽较为简单,但编曲手法老练精湛,给人以流星滑落般的质感。进一步地,这首是喜多献给波奇的一首摇滚情歌,也是波奇失误最大的一集(弦断了直接当场用滑棒改电吉他solo可还行,佩服波奇的电吉他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doge。

15. 《忘れてやらない》(歌单第27首):《孤独摇滚》番剧出现的曲目中的电吉他难度巅峰(鼓手的曲子就给吉他手上强度是吧)。听这首曲子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打节拍。

日摇专题到此结束,若是各位意犹未尽,可以自行欣赏夜鹿和RADWIMPS的摇滚曲目!整专听下去,你总会发现宝藏的;或者听听不太一样的摇滚:《光るなら》(歌单第23首)、《Little Busters! -Ecstacy Ver.-》(歌单第21首)、《Alicemagic -Short Ver.-》(歌单第22首,小毬线和叶留佳线ED)。

接下来是合成器音乐专题,合成器是现代音乐绕不开的话题,日本的不少音乐组合,包括三夜,都使用了不少合成器音色来润色其编曲,那么,了解各种合成器音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优秀作品的编曲动机。同时,以合成器为主的日系流行(或电子音乐)也能带给人们丰富多样的听感,甚至其中一些效果是传统乐器无法完成的。

16. 《Light colors》(歌单第33首):galgame《智代后记》OP,典型的 Vocal Trance 电子流行风格,词曲、编曲团队与《鳥の詩》完全一致。这首歌运用了大量电子音乐常用的处理技巧(如滤波),贝斯独特的旋律走向、lead 和 plucks 音色叠加、pad 氛围铺底、丰富的采样、伴随情绪推进而起伏的 Hi-hats,营造出扑朔迷离之感,宛如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物是人非。

17. 《Only My Railgun》(歌单第34首):动漫《某科学的超电磁炮》OP。这首歌可谓是绝对的合成器轰炸,响度极大(什么时候日本乐坛才不打“响度战争”?),真是曲如其名,冲击力极强。对于这首歌的好恶完全就是见仁见智了,不过对于我这个电吉他爱好者来说,副歌合成器叠成的音墙、电吉他狂野的人工泛音,主歌层层递进的合成器浪潮,以及间奏激昂的电吉他solo,让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去听 instrumental 版本——我对于这首歌还是非常喜欢的。有趣的是,这首歌可以作为测试你的耳机质量的标准——选取音质较高的版本,用耳机听音墙的低频是否饱满、Hi-hats 和采样的高频细节是否丰富,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你的耳机的质量;我之前试用新买的监听耳机选的就是这首歌,听感太棒了doge——这首歌如果你愿意仔细分析的话,还是有极多有趣的细节的。然而,我还是不知道当麻和食蜂曾经有什么故事。

18. 《鳥の詩》(歌单第5首):动漫《AIR》OP,一度霸榜我的年度歌单的曲子。这首歌与之前介绍的《Light colors》一样,都是 vocal trance 风格的电子音乐,迷幻宏大的氛围展现得淋漓。致,也是早期”中世纪“时期我向舍友推荐的歌曲中唯一一首他听了多遍的。这首歌采用的和声进行虽于日系音乐中常见,但折户将其运用得相当微妙,b 小调起手,前奏用了一招妙手——持续音层,本是属主进行的解决感被持续的五音、七音淡化,营造出诗意的意境,而四句句末旋律都落在五音上,给人以一种静止感,也强化了这一听感,同时贝斯大幅度的跑动为前奏赋予了暗流涌动之感,似乎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使用滤波自动化的 lead 音色在衬托出平和寂静的氛围的同时也强化这一“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电鼓进入后,主歌转调至降a 小调,贝斯二轮指进行低频铺底,情绪被抑制住,鸟儿振翅起飞,开始平稳地飞行;伴随着贝斯 slap 的进入,四句后低音上行自然转入 b 小调,合成器 plucks 音色填入了 white noise 比例的自动化,合成器弦乐开始长短线条结合来进一步表现氛围——至此,鸟儿似乎加速了飞行,像是要去赶某些急事;进入预副歌向上小三度转调至#c小调,而有趣的是转调后的第一个和弦为 b 小调的导挂四和弦,非常有和声小调的紧张色彩,同时还与后面的B,#G构成了皮卡第终止的变体,这种终止通常辉煌有力,制造了紧张感,也创设了副歌情感推进的条件——鸟儿终于羽翼丰满,具备了飞翔的条件;进入副歌后,照应开端,转回b小调,主观上情绪一下子低落了,却营造出更为空旷悠远的意蕴,拥有了柔和诗意之美,娓娓道来个中故事,同时贝斯重新回归二轮指演奏,增添了强烈的节奏感与情感的起伏,令人浮想联翩……这大概便是我为何如此喜爱这首歌的原因罢。

19. 《君とのなくしもの》(歌单第35首):动漫《Little Busters!~Refrain~》ED,结构整齐的电子流行,当初看LB第二季时失落的心情全靠它补回来,好似绝望中又有了新的希望一般。

20. 《イノセント・ブルー》(歌单第36首):虽然它来自一部逆天的番剧(你若以正常校园恋爱剧情的眼光去看待,那当然是十分地逆天;然而若你从——以后我会专门写篇文章解读这部番的,虽然我只完整看完了最后一集),但是贝斯律动写的还是不错的,配器也搭配较为合理,就当练耳之余的放松了(笑)。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一种或许对各位比较新颖的曲风——流行金属专题,了解多样的风格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而流行金属,对于听过Likin Park林肯公园的大部分歌曲的我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21. 《カワキヲアメク》(歌单第38首):声嘶力竭,目前我最喜欢的一首流行金属。这首歌出现的每件乐器演奏技巧不花哨,但是均准确地承担了各自对于全曲情绪推进的角色,缺一不可,其中弦乐声部实乃全曲画龙点睛的一笔,其长线条抒情色彩与电吉他长短结合的铺底相呼应,充分传达出复杂多样的情愫。我第一次在日语歌里听到人声的怒音唱法,效果拔群。第二遍预副歌时贝斯采用了 Walking Bass 的技法,与电吉他推弦遥相呼应,强有力地展现出悲伤、纠结而意难平的心理,为副歌再一次情感的爆发奠定了基石;而将电吉他 solo 滞后,在最后一刻爆发出来的设计保证了叙事的延续性,避免了割裂感,同时也以简单直白的演奏技巧将全曲情绪推向最顶端,令人回味。

22. 《aLIEz》(歌单第40首):核爆神曲,我听的第一首日系流行金属。泽野弘之的编曲风格一直都是偏向于欧美的,但仍在合成器的使用、织体的编配上保留着日本特色。全曲节奏没有明显变化,只在过门与镲片的节奏型上略有变化,不可阻挡地推进全曲(我一直认为最富有律动感的节奏,一个是摇滚常用的王道节奏,一个就是这首歌采用的这一类流行金属节奏)。除了其饱满宏大的铺底,这首歌对贝斯泛音、合成器的线索旋律、木吉他闷音扫弦等这些细腻的细节的运用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23. 《紅蓮華》(歌单第41首):动漫《鬼灭之刃》片头曲。预副歌和桥段的副旋律、副歌电吉他的制音扫弦(像不像DJ打碟?)令人印象深刻,整体编曲颇具设计感,LiSA 作为现象级歌手,演唱也十分精彩,少有的现场如唱片的选手。

24. 《KICK BACK》(歌单第44首):八爷的另类摇滚!狂野的贝斯!反差之美!

那么,接受过这些流行金属的洗礼,就要隆重地推出我认为夜游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巅峰之作了——《アイドル》(歌单第20首)!自从我在B站观看《夜に駆ける》电吉他演奏视频后,夜游一发行新的单曲就立马推到主页了。我一点开MV,被ikura的声线吓了一跳——诶?我记得她声线不是这样的啊?听了会儿开头,我想,偶像是这样的,便退出了视频。

然而我推的视频又应接不暇地涌来。终于,我觉得我必须完整听一遍idol。预副歌的贝斯slap和第一遍副歌末段合成器断奏让我收藏了这首歌。然而这首歌给我一种奇怪的感觉,复杂的情感让初听的我有点捉摸不透。不过看了歌词和一些我推的剪辑之后,我逐渐理解一切。

Ayase 精湛的合成器音色运用的功底在这首歌完全展现出来,段落的配器织体与安排设计按照叙事逻辑有条不紊地变化,采样与合成器频繁而细腻精巧的运用使得表达如此多样复杂的情感变得游刃有余,钢琴还是标志性的夜游味,闷音贝斯强有力地撑起了全曲的低频,同时采用的一些新的和声变化也增添了别样的听感。在最后一遍副歌之前,Ayase运用了新颖的转调手法,先降调,随后再连升2 key,达到全曲情感的巅峰。桥段采用的波莱罗节奏也是一大亮点。

A叔对该曲的钢琴改编一方面让我惊叹,另一方面让我对这首歌愈发地喜爱了。终于,我决定暂时地违背我之前的约定,破例看完了《推しの子》第一季,至少第一集还是十分出色的。爱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嘘。此后我时不时就关注一下原作漫画的剧情走向,最后一次关注时好像阿库亚和露比都要开始“再续前缘”了……好吧。

这是我第一次——恐怕也是唯一一次——因为一首歌而看完整部番。毫无疑问,idol 是夜游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也是目前我最喜欢夜游的一部作品。

前段时间,在B站看到国外声乐老师Rozette对于idol现场的Reaction视频,她极力赞扬了 ikura 极致的音准与现场表现力,但她对 ikura 的演唱有一个用词令我印象深刻:machine-like——的确,ikura 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 Ayase 的御用 miku 了(doge),唱功大抵是三夜中比较突出的(和 suis 相比孰高孰低不太清楚,毕竟是完全不同风格的,真夜中那位主唱的唱法明显不适合现场)。Rozette 了解到这首歌与 VOCALOID 的术曲风格相似后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未来 AI 歌手的出现是否会使人类歌手失业?听众会不会为了追求完美的音准与节奏而放弃人声的艺术?不过她很快否认了这一点,认为 idol 的大火意味着“听众更愿意看到人类如何成功模仿虚拟歌姬”,她还是对歌手的未来抱有很大期望的。我的评价有二:其一,艺术是人类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领域,一旦被取代就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名存实亡;其二,真的不大喜欢 miku 那种逆天的唱腔()

是时候祭出这张照片了——

当初看到这张图片有点惊讶

在最后,我愿意再向各位推荐两首不错的歌曲。

26. 《コネクト》(歌单第54首):第一次结识它是在B站“鸢梦Yumeko”的关于《勇者》的视频中,他提到“魔圆的OP诈骗”(久仰魔圆大名!),当时放了一段魔圆OP画面开头的部分,我好奇传说中的魔法少女小圆长什么样,多关注了一点。后来在学校大厅偶然间听到有人用钢琴演奏一段熟悉的旋律,我首先将旋律还原为人声,随后在脑海里浮现出少女攥着裙摆的画面——一下子就想起了这是魔圆OP。于是放学后便完整听了一遍,又是意外之喜。我通过“鸢梦Yumeko”的视频了解到《God knows...》的一般的抢拍创造反拍的方法、《Don't say ”lazy“》以空拍创造反拍、《约会大作战》OP 鼓组和人声一块儿抢拍,便构想一种人声抢拍而鼓组为稳定的王道节奏及其变式的副歌模式,没想到在这首歌听到了,而且节奏感更强烈了,顿挫感很强;配器严密讲究,织体有一定的变化。总之,这首歌很耐听,尤其是副歌主旋律,配合着长 delay 的 impact 采样,听得太舒服了。我记得《约会大作战》OP 进入副歌后的画面是向前奔跑的画面,猜想魔圆OP 进入副歌后也是奔跑的画面——还真是,一股子向前冲的力量。说起这首歌是否是所谓”OP诈骗“,何也?这难道不是明显的以乐衬哀、哀而不伤之作么?从主旋律与和声进行中都能直观地感受出来。

27. 《青空のラプソディ》(歌单第55首):蓝天狂想曲,转调教科书。这首歌织体更为繁复丰富,使用了较多的乐器及其技法,听它的转调是一种享受。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太幼稚,对我来说则刚刚好。当我那舍友指着其专辑封面的托尔笑着对我说“这个也好可爱啊!” 的时候,我是绷不住的;但是,为什么龙女仆变成“妹抖龙”了?

那么,给流行听众的日系音乐入门推荐就到此为止!感谢各位能抽出时间来与我共同在音乐世界遨游!

好了!下篇文章见!qwq

发布议程:

- 勇者特辑

- 纯音乐特辑

- 关于逆天番的特殊解读与见解

- 《Sincerely》鉴赏


神北小毬
呜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