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约:俭约、贫困。

▲乐:安乐、富贵。

▲安仁:安居仁道。 与“里仁为美”意思相似,仁者心存仁厚。

▲利:锐利,敏锐。“利仁”,使仁锐利,即推行仁,宣传仁。不能理解为利益、利用、有利于。《卫灵公篇》15.10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

孔子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能长久处于贫困的环境中,也不能长久处于安乐的环境中。仁者安居仁道,智者推行仁道。”

【学而思】

不仁者,个人修养境界还不够,那么穷困时只会想着索取,安乐时只会奢靡享受。仁者能安居仁道,才能久处约,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智者推行仁道,才能长处乐,做到“富而好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