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三部曲中,年轻的星仔,既担纲了谐星的笑料,又演出了英雄的胆识,并且将这双重角色转换、融合的非常自然”,网友的这句评价使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观看周星驰电影《逃学威龙》的场影,其无厘头和夸张的表演风格笑料百出,让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而对电影里面一群顽劣的少年和老师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是当着笑话来看的,从来没有当过真,总以为那是电影里面的一种表演风格,与我们现实学校毫无关系。电影看完,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只不过里面的情节,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回忆起《逃学威龙》里周星驰扮演的老师,看到他把学生修理得服服帖帖,让我们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老师的那种严厉,还真的颇有几分相象。那个时候,学生要是不听话,轻则罚站,重则挨打,老师是不会给你玩劣机会的,想在教室这一亩三分地上撒野?门都没有。
再看现在,哪一个老师敢修理学生,个个不都是夹着尾巴做人,但凡稍有不慎,家长找你麻烦,领导给你处分,社会强力谴责。只要能安安稳稳上完一节课,学生们不要惹麻烦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学生调皮捣蛋,老师们还不敢多管,就算骂难听一点都会被手机拍个视频给你传到网上,然后引来一大堆嘲讽,更不要提罚站、打手心了。
而后想起《逃学威龙》里周星驰扮演的学生,那可是把老师玩弄得够呛,学生可个个都是学校里的“小霸王”,作业乱写乱画不说,弄不好还会找老师麻烦,老师们都是贴着墙角走的。我们当时看完电影立即就理解了“过街老鼠”是怎样的一个形像,寻思着学生要是都和电影中一样,该有多好啊。而事实是,当年的学生,谁还敢欺负老师?个个都得乖乖听话,一不留神作业就是一堆,写不完不准睡觉,要是拖欠,第二天是要打手心的。
那么现在的学生呢?虽然称不上是“小霸王”,但已是非常接近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放学以后街边小巷,到处是三五成群、拉帮结派、吸烟喝酒,还搂着小女生的小混混,张口就来谁是老大,闭口就是满嘴脏话,一不高兴就打打杀杀。街边行人见了大多绕道而走,提起孩子无不唉声叹气。俨然一副社会里流里流气的样子,酷似《逃学威龙》中的场景,只是没有欺负老师而已。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逃学威龙》中的学校是时而强势,时而懦弱的,但无论如何都与势力、权利以及金钱脱不开关系。也就是说电影中的学校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势力、权利和金钱只要拥有一样,就可以在学校里面称王称霸、为所欲为。考试可以抄袭,老师也在帮忙,还给学生当小弟。财物可以随意处置,甚至可以破坏。而无权无势更没有钱的,那么,乖乖到烈日下面暴晒去吧。
而当年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学校似乎是威严的所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场所,这里与势力、权利和金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算有,学生们也都属于既没有势力,也没有权利和金钱的那一种。考试想抄袭?学校处分等着你呢!想损坏财物?请照价赔偿!外加几倍的罚款。想打架?那可是要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小错不断?那好吧,烈日下面暴晒去吧。因而学校是严苛的,唯一可以撒欢的地方,应该就是体育课或者活动课的操场了吧。
可现在呢,学校虽不是电影里那种懦弱的样子,但也快差不多了。在遇到处理学生犯错的事情上,通常都会选择息事宁人。警告、记过的处分手段从来也不曾用过,就算学生考试抄袭、破坏财物,学校也只能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找找家长算了。而家长呢,也并不一定会买账,说不定还会变着法儿和学校过不去。势力、权利和金钱在学校里虽没有电影《逃学威龙》中那样夸张,但也不时会干预学校的规章制度。“市长女儿幼儿园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学校成了当今的弱势群体。
我们回过头再看一次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三部曲,电影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也是深刻的。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更多地会去思考周星驰无厘头和夸张的表演风格,以及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小人物对制度和黑恶势力的反抗。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何尝不是对势力、权力和金钱进校园的讽刺,对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社校关系的另一种解读。二十年前看这几部电影,我们笑得无头无脑,而二十年后再看,我们已经笑不出来了,如果我国教育再不发力,也许电影中的场景,就会在今天的校园里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