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跟随张亚凌老师学习写作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们所有的学员都有了自己不同的收获,许多老师已经频繁发表作品。羡慕之余,自己虽不曾发表,尚且也有太多收获。一年来,在“心愉悦微写作”群里,学到的是努力,学到的是坚持,学到的是如何才能愉悦自己的心。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开玩笑说,如果把我们这个团队放在一个单位,会怎么样?天哪!那还了得!幸亏,学员们都分布在各地,不然我不知要落后几千里呢!看着学员们发表的作品,我在群里说,尚未有作品,拖了大家后腿。没想到,张老师说:“群里没有腿,是拖不了后腿的!”瞧瞧!张老师的语言多么生动,就连简单的几个字常常打动着我们!还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笨”的文章,张老师点评:还不够笨!就简单的几个字,让人心里瞬间充满欢喜。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心愉悦”的力量所在吧。如果说,你喜欢写作,但又苦于缺乏写作素材,那么就来“心愉悦”吧。无论多忙,张老师每天都在群里分享点点滴滴,许多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在张老师眼里,都是美好,哪怕一场争论,也张老师哪里也能妙笔生花。我喜欢写作,但总是找不到切入点,经过张老师点拨,瞬间觉得都是切入点,甚至一件事情可以写出好几篇文章,我的写作灵感时常来自张老师的分享。
以前自己懵懵懂懂写作将近十年,却总也看不到进步,跟随张老师学习的这一年感觉自己的文字竟然也能打动自己了。那些记忆里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拿来写,张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回忆是打捞幸福的别样方式。因此,我几乎写了一个系列的回忆性文章,文章里面充满浓浓的“乡土味”,如果不是张老师,恐怕记忆里再有趣的事,也无法再现成文字。
我常常在想,假如没有了张老师的陪伴,我的写作还能走多远?其实,一年以来,每天晚上九点听张老师“唠家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听听就觉得世间到处是美好。幸运的是我的担心属多余,2019,张老师继续带领我们“愉悦”自己,并没有将我们舍弃,真是万分幸运。
听张老师说,有学员咨询,跟上你写作,我什么时候也能像您一样写出好的作品,或者说什么时候也能发表作品,或者还有其它更加现实的效果。我想说的是,我跟张老师学习写作一年来,尽管作品不曾发表,但我依然觉得生活美好,依然坚持写作,也不曾留下什么遗憾,这就是我们“心愉悦”。 张老师的写作初衷就是:
心舒展了,就少了褶皱!
写作,是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寻找快乐;
写作,是在懊恼沮丧、疲惫不堪中依然心向美好;
写作,是在释然中与往事握手言和,在温柔中与当下温柔相处;
写作,更是在磕磕绊绊中保持优雅,在痛苦悲伤中不敷衍自己!
疼爱自己深爱生活,从提笔让心愉悦开始!
看看,每一个文字似乎都是一个精灵,时时呼唤我们愉悦自己。倘若你真认为跟张老师学习几天写作,就能大量发表文章,亦或迅速成为知名作家,那么我要说的是,诸如张老师一类的作家多年的努力岂不是一种浪费。倘若成功真的那么容易,那么历史上囊萤映雪、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励志故事岂不成了多余?假如学习几天或者上个培训班就能成功,那么社会上不到处是成功人士?
想学习写作的朋友们,我们理解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来说,我们上学将近二十年,然后二十年后能对自己的现状满意的又有多少呢?更何况,写作本来就是慢功夫,跟自己的平时读书有关,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读书凭空想象的。假使你来到“心愉悦”,你足够努力听老师讲课,甚至做详细的笔记,但不读书,也是出不了好作品的,因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所有的写作力量还在于你自身蓄积,你有多大的能量,经过张老师点拨就有多大的磁场。相反,自身没有能量,还是先强大自己的磁场吧!
“心愉悦”愉悦自己,愉悦文字,愉悦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在这里,我还是应该感谢张老师“心愉悦”的引导,倘若不是张老师,我又怎可在平凡中扒拉出专属于自己的一份美好呢!
2019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