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心愿,但是每位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不同的方式造就了不同的孩子。最近看了《给孩子立界限》,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
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方法和标准,十分实用,告诉我们如何给孩子树立的界,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和习惯,正确引导和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不仅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在自我觉知中成功的人,幸福的人。
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方法和标准,十分实用,告诉我们如何给孩子树立的界,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和习惯,正确引导和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不仅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在自我觉知中成功的人,幸福的人。
本书重点紧扣书名解决“界限”的问题,这个界限不仅是孩子的,更重要是这本书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为孩子立的界限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教给家长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书籍的第一章:树立规矩,给孩子有界限的爱。当孩子认为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会告诉孩子义务范围之内,我们是应该的,比如保持基本的温饱和教育,但是我们超出了这个部分,而且你也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样的解释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显得苍白无力,效果也很差。钱儿爸爸,大夏天走路去开车太慢时,为了让孩子感同身受,硬是带着她走路回家,母子俩大汗淋漓,一身臭汗,险些虚脱……从此孩子理解了父母藏在心里的爱。
在第一章规则主题里,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别说孩子不懂谦让,是我们根本没教给他们,怎样才是谦让?如果我们孩子正在玩,旁边一个小小孩子要加入游戏,我们会教孩子让着小弟小妹心甘情愿,细心地在一旁保护吗?孩子的身上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所以如果不满意,想改变,请从我们自己做起,不想改变,那也没关系,请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缺陷吧。
第二章超越了规则主题,谈的是和孩子学习有关的内容让,我比较受启发的内容:
第一,有孩子假期怎么过?是让孩子快乐的游戏,还是密集的各种培训班,我认为二者结合最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状态,持之以恒的每天学习效果最佳。
第二,学习需要意识,为了让钱儿的考试的有仪式感,钱儿爸爸扮演严厉的监考官,认真真的和钱儿完成了一场严肃的考试。
第三,学习守则。学习时不吃东西,学习是禁止阅读课外书。书写公正不四处张望专注手中事情,写作业,中途不休息,一气呵成,其实书中所有的问题都分为三个基本的层面,
1、如何教导孩子立界线?2、如果用适当的方式向孩子坚持自己的界线。3、如何确保孩子不会有我以前有过的接线问题。可见做父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孩子不是天生爱规范约束的,他们需要从外在的关系和服从纪律当中,将界限内化为自己的内在秩序感,让孩子明白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的责任是什么?父母与他们立下清楚的界限,并用协助他们学习清楚自己的界限,让孩子养成一种自己事,自己毕的习惯,我们的养育路线就越来越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