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最近在阿里巴巴数学竞赛中荣获第十二名,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而正因她身份太过于普通,带给人们巨大震撼,这段时间,热搜不断。
首先,她只一个中专生;其次,她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最后,她性别女,还是榜单前30名唯一的女性。
今天无意中看到,目前有一些人在质疑她的成功,甚至还有人编造乱七八糟的谣言,还有人评价说:一般女生数学都不会太好的,姜萍的灵魂应该是男孩子。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她仅仅更换下性别,还会有这些质疑和谣言吗?想象一下,就基本可以推测,即便有,也不可能如此之多。
毕竟很少有人上学时,没有听过:女生数理化不行,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就不如男生了。
看到这些争议的瞬间,仿佛听到了上野千鹤子的声音:这就是厌女症。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一书中,提到:
三岛由纪夫断言“讲逻辑的女人不存在”。“女人不讲逻辑”,但“A子讲逻辑”,因此“A子不是女人”。
单纯而顽固的三段式推论。
连“例外”也能解释,毫无破绽。
姜萍作为一个女性,在数学方面的成功,所以让厌女症患者无所适从,于是给她奉上了“例外”策略,想要把她“他者化”。
通过制造这种“例外”,保护歧视机制的完好无损。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没有厌女症,但是上野千鹤子指出:
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厌女》整本书的主要内容非常明确,只阐述了一个主题:厌女症。
作者上野千鹤子带领我们,贯穿当下和历史,进入完全不同的场景中,让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和实质,能够擦亮眼睛察觉出自己的症状。
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一直对例如男女平等、重男轻女这类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个主题的书籍,在我已读和待读清单有不少,但之前阅读会尽量挑选小说性质的,担心看的太透,又改变不了,反而更加痛苦。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改变被动忍受和接受的想法,启程去寻求内心困惑的答案,《厌女》便是这第一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