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过陪孩子练字的经历,当孩子字写得不好看时,有的父母忍不住地纠错:
“这一横歪了,那一撇太斜了。”
不断纠正字迹工整度,孩子可能从此丧失了练字的自信和热情——既然练字总是会收到批评,拒绝练习反而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旁边有人指指点点,你也会畏手畏脚,想要停下眼前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在纠错的时候,还会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如“笨手笨脚”“粗心大意”“不用心”……
不知不觉,原本一个小问题,就真的变成了“大问题”了。
这就是过度纠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依赖外部反馈:孩子会在行动前先看父母脸色
削弱试错勇气:孩子自主尝试意愿下降
形成固化错误认知:我就是这般粗心,做错也很正常
事实上,孩子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练习。低年级的孩子,因为本身感统不协调、认知水平等因素,很难避免一些低级的问题出现。
过度纠错是一种负面关注,是一种“缺陷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不足上,就像用红笔在纸上圈出每一个错误,最终在孩子心里刻下"我写不好"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