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部首,26字。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zhòu )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
部首。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脛,小腿。籀文(籀音同「咒」),又稱大篆,傳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造,春秋時期已在秦國流行。小學類序云:「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許慎《說文解字》收籀文二百二十三字。
三字經中,天地人,三才。人,天,地并尊。
引申字,从,比,北,眾 (简体 众)
从,相聽也。從二人。凡從之屬皆從從。疾容切
部首。會意。後邊的人聽前面人的話。引申,聽從,跟從。
比,密也。二人爲從,反從爲比。凡比之屬皆從比。夶,古文比。毗至切
部首。會意。小團体因利益勾結一起。《論語 》君子週而不比,小人比而不週。
北,苝也。從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從北。博墨切。
部首。會意。古同背,違背,違反。败北。
眾,多也。從乑目,衆意。之仲切。
會意。
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從之。止而切
部首。指事。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弌,古文一。於悉切
部首。指事。
屮 chè,艸木初生也。象丨(gǔn)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爲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從屮。
部首。象形。
艸 cǎo,百芔也。從二屮。凡艸之屬皆從艸。倉老切
部首。會意。
芔 huì,艸之緫名也。從艸屮。許偉切
會意。
茻 mǎng,眾艸也。從四屮。凡茻之屬皆從茻。讀與岡同。模朗切〖注〗岡,網省。
會意。
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楚居切
會意。從刀,從衣。合起來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製衣服的起始。本義:起始,開端
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從衣。於稀切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領口,兩旁象袖筒,底下象兩襟左右相覆,爲上衣形。“衣”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衣”的字與衣服有關。本義:上衣
刀,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從刀。都牢切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古代兵器名
性,人之陽氣。性善者也。從心生聲。息正切
形聲。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從心。息林切
部首。象形。據甲骨文和小篆,中間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絡。本義:心臟)。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
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從生。所庚切
部首。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草木從土裏生長出來;滋長。
本,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楍,古文。布忖切
指事。小篆字形,從“木”,下面的一橫是加上的符號,指明樹根之所在。本義: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莖幹冒也。
木,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從木。莫卜切
部首。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樹木形。上爲枝葉,下爲樹根。“木”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木”的字表示樹木或木器的名稱。本義:樹木
五行中,東方主木,東方的特點,向上生長。東方也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林,平土有叢(cóng)木曰林。從二木。凡林之屬皆從林。力尋切
會意。從二木。表示樹木叢生。本義:叢聚的樹木或竹子
森,木多皃。從林從木,讀若曾參(sēn)之參。所今切
會意。從林從木。本義:樹木叢生繁密
小樹林,大森林。
譱,吉也。從誩從羊。此與義美同意。常衍切
古同善。會意。
善,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徵。本義:吉祥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從口䇂(qiān)聲。凡言之屬皆從言。語軒切
部首。形聲。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是張口伸舌講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本義:說,說話
羊,祥也。從guǎi,象頭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凡羊之屬皆從羊。與章切
部首。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頭形。“羊”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一種哺乳動物
誩 jìng,競言也。從二言。凡誩之屬皆從誩。讀若競。渠慶切
部首。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