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
今早醒后看了看时间,正好六点四十,距昨晚设定的闹钟还有36分钟。听着窗外车来车往声音,似乎有些不同于常日,心想:“外面应该下着雨吧。”,便打算再躺一会。可过了几分钟,也没有出现想再睡的念头,于是打开手机听听音频,听昨晚刚听过的《爱情社会学》,想再温习一会。听完后,单曲循环播放《琵琶行》,此时的我早已没有心思关注歌曲本身,我想到了琵琶女,想到了他俩的相遇,想到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忽然间觉得自己有些焦虑了,才发现自己似乎越走越远。脑海中出现先前听过的一句话:“幸福其实只是个副产品”,同时也产生了个疑惑:“我们直接追求的是幸福么?”今天就来纸上谈谈爱情。
二、爱之开始
开始阶段爱情的吸引力主要由六个因素构成:身体的吸引、临近性、诱发、互惠、相似、阻挠。如果将这些因素分为两类,可以分为感性类和理性类。而正因为如此,这世上才有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当然,从这六因素还可以解读出很多内容,例如,那种模式可能更适合你?你该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酝酿”爱情?在这就不进行解读了。
三、爱之发展
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爱是需要双方经营的”,还听过“我们人其实不善于谈恋爱”的言论。可见,爱之难,在于发展阶段的维护。在《爱情社会学》里提到发展阶段的关系的摆荡模型,该理论认为如果能够在“自主或关联”、“开放或封闭”、“老套或新鲜”三种选项中找到一个平衡,那么一段感情往往会趋于稳定。书中还提到爱情三角理论、依附风格理论,这些理论不好么?其实未必,只是我们很难做到罢了。因为我们刻意追求的东西,可能会让我们彼此疲惫不堪。
四、发展一个系统
我们把有简单明确的因果关系称为线性思维,如,缺什么补什么;由于什么导致什么。而系统思维则是整体考虑。例如,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不仅与学习有关,而且还和睡眠质量、同学关系、心理困扰存在关联。
我们苦苦寻找的爱情可能是一个系统问题,而我们却还在用线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又怎么能够得到长久的解决呢?引用万老师在《心流》序言中的一句话:“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当然,发展一个系统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可不是一点点的耐心,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时候选择线性思维的原因吧。我们可能并不是因为不知道系统思维的好处,而是我们没有耐心去发展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