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蒙主
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衣食住行,住通常是生活中一笔大开销。像押了一个很大的宝,筹码越大越紧张。
很多朋友选房前就很纠结,选房后还纠结:要不要全款?贷款多久合适?买完了都住上了再纠结:有钱的时候,要不要提前还款?这其实都是相同的问题,贷款需要还一大笔利息,到底合不合适?
因为最近房贷开始收紧,房贷的负担也急剧上升。“北京从5月份起,首套房将执行基准利率,也就是4.9%的年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则将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也就是执行5.88%的年利率。”
这其中的差异很明显,例如按基准利率贷款,月供10000元;首套房以前85折优惠,月供8500元;二套利率上浮20%,月供为12000元。30年利息能差100万左右,很多人更着急提前还贷了。
除了土豪以外,全款或者提前还贷的决定,表面上看似很小,比别人少还了利息,实际上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一开始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当然这种混沌的现象,需要比较长一点的时间,往往才能看清楚。
机会成本:必须放弃别的投资收益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本来贷款你可以买个舒适的三居室,但是全款你只能买个两居室,甚至只能买一居室。而提前还房贷,你放弃的有可能是一个改善居住的机会,出去旅行或者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甚至一次重要的投资机会。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资金在自己手上,如果有投资理财的能力,跨过资金门槛的时间越短收益越大。用1万本金理财与10万本金的差异不只是9万,而是收益扩大9倍。如果你还是没有感觉,可以把收益差异换算成900%。
生活中如果你想激励自己,就可以向上面一样把数字放大,给你大脑的刺激会不同。有人的一天就是一天,有人的一天是24小时,还有的人1440分钟。
政策红利:假设房贷利息能抵个税
利息抵个税政策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定,但是一旦有类似这样的政策,少支出其实就等于盈余。如果你提前把房贷还了,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享受政策的红利。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事情,成就随机致富的傻瓜,看似别人并没有努力地去寻找,但是致富的机会悄然降临,这不仅仅靠运气。
也许到时候全款的人或者提前还贷的人,又开始抱怨这样太不公平。但是,政策不可能做到人人公平或者绝对公平。低收入者能享受保障房计划,而一部分人收入虽然超标,但是并不富裕。利息抵个税说不定是夹心层的福利,风水轮流转而已。
黑天鹅事件或者大的机遇,通常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但是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就准备一个锅接馅饼,而有些人一开始就准备了五个八个。即使是随机致富,一般也呈正态分布,占据有利位置也很重要。
中产焦虑:只有负债能跑赢通胀
保值增值是个全球性的大问题,所以中产阶层最容易焦虑。虽然财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中产阶层最能感受的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压力。甚至中产阶层的投资有时候是被动的,并没有期望有很大的收益,只是想减少财富缩水的程度而已。
纠结要不要提前还款,是因为房贷表面上看就是一项负债,现阶段信用体系还不完备,利用价值较低。而好的负债其实是一项资产,说房贷是个人提款机稍微有点夸张,大多数人的收益还达不到。但是负债能跑赢通胀,从历史数据来看也没多大问题。所以,中产阶层偏爱不动产,也有一定的原因。
总资产=净资产+负债
这个公式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其视而不见,事不关己。导致大多数人一直都拿自己的净资产跟别人的总资产比,犹如以卵击石,其实胜负早已确定。
假设提前还贷100万,放弃年收益10万元,利息抵个税3万元,跑赢通胀2万元,就算一年差异10万元吧。过个三五年你才反应过来,这时候正好有个30万的投资机会摆在你面前,但是你手里没钱又怕承担任何风险,所以又错过了。然后是100万,500万,痛心难过后悔,只怪醒悟得太晚了。
而手握资金的人进入快车道以后,你再想用同样的赚钱方式就很难再追上了,无奈现实就这么残酷。如果进行回顾,也许就是你之前没有慎重考虑房贷这件事情,引发的蝴蝶效应而已。以上例子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必对号入座。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无知者无畏,在教训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颠覆、超越、逆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