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宋艳玲 学号:17011223216
原创 2017-11-30 Ceng 电子发烧友网
嵌牛导读:西电是盛产码农的地方,他们加班,熬夜,在他人眼中被定义为“技术宅”,很多时候我们会怀疑,这样的生活值不值得,这篇文章送给辛苦工作的工程师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请善待每一位工程师。
嵌牛问题:怎么样才算是一个有思想的电子人?工程师存在的重要性?该怎样定义码农?
嵌牛鼻子:工程师,生活
嵌牛正文:工程师是一种信仰。不要以“工程师是思想刻板、头脑单纯和固执”来看待每一位工程师,一个java码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没日没夜的敲代码,而你美滋滋地享受着自动化的便利的同时,却笑骂他们“死宅、不懂人情、难以沟通”来区别对待他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请善待每一位工程师。
工程师都是讲技术出身,好像从一开始踏进工科领域就意味着势必要当一位工程师。从小时候拆解家里的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好像这些零件在发着光,召唤着我们,从小就怀揣着当一名工程师的梦想。随着时间流逝,体会着生活中各种新鲜的信息工具层出不穷,工程师梦想也不曾断过,乃至于到了大学电子工艺亲手制作出一个收音机都觉得无懈可击,离工程师近了一步。
1
你的工程师日常工作是不是长这样?
加班也许是一种常态,常常为了解决需求加班加点开发、调试。但是假如加班可以学习到有用的东西,能提高个人能力,比方说你精通php,但是你加班苦学C++和python,好像也没毛病~
事与愿违也很正常吧。技术要讲真理至上,linux固定的源码写进某个程序里你得讲究个理,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情况复杂到头大。比方说从你家门前挖条河,从技术合理性上会阻碍通行(这是你家),但是客户就是有这个需求,你觉得技术上不可行,必须争个输赢。然后boss一句“以客户需求为准”,你再有理也只能老实挖河。不是说顶真不好,而是要变通,挖完河可以再搭座桥。(这就是你为什么加班的理由??)
2
不只是闭门造车,乐于分享更重要
有技术不一定有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说人的素质内涵,我很赞同文化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从事哪份工作,都能接受这份生活方式并乐于分享。是的,乐于分享,是工程师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有技术的工程师更不能只从技术的角度看待问题,工程师文化所追求、鼓励的是创新与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前在微信留言里,我看到有人分享每天能够用C语言码十几行有效代码,不管多少行,这不就是工程师文化的体现?或者说工程师创造的浪漫吗?
工程师文化不是每天办公室敲打着“hello world”或者日复一日的工厂流水线,在以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以技术导向经营的企业,更应该看重工程师的分享文化。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如何利用无线的公共大脑资源,通过凝聚提炼为内在知识智慧,从而聚焦在解决现实的项目问题,并且解决的方法能够被清晰地表现和复制。
3
聊到工程师文化,也谈谈企业文化
这两种文化不仅不矛盾还相互兼容。企业文化是为了增加工程师责任感,增强归属感,让工程师乐意通过自身的技术去更好地解决问题。不一定以工程师文化为导向的,但也一定注重工程师文化,比方说产品经理其实也是归属工程师群体,但是产品狗和程序猿你死我活的斗争也是业内常见。在这里面,产品经理以用户为核心,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对好产品更新迭代的精神也是工程师文化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不光重视工程师文化,也要认清本质,不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而以服务和产品经营为主的企业,如果忽略市场的利弊,过分推崇工程师文化,也是不合理甚至本末倒置的。因此企业文化也要重视商业文化,与工程师文化三者结合,而这样往往能产生很多很有趣的企业。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出身码农,现在仍会坚持写代码与调试审核。在我们公司人人都知道大Boss陈遂伯,他就是工程师创业,由于热爱分享,从而创办了电子发烧友网,我们也一直在鼓励所有电子发烧友的工程师们乐于分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分享,已然成为工程师文化的重要内核。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工程师的强大,这些人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我们的国家。但有时候这种用技术能快速解决的便利也会让我感到一种危机感,当然还没有到马斯克“人工智能威胁论”那么严重,只是想:在信息高速传输甚至是信息创作时代,AI假如会代替人力,那么编辑运营(纯粹是我的工作)会不会也在将来会被替代?
4
焦虑,危机感…觉得离你还很远?不是!
身处在深圳,这个高速发展的bt城市,每天要被各种危机感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反过来想,身处于这个技术前沿的地方,我更应该将之利用起来,去观察、去了解、去参与进来,学习如何发掘自身的技能,提升知识特长技能以备在将来真的不被AI替代。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产业的新兴,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职业与人员被淘汰,假如人类文明发展到人人都会写代码编程的时候,究竟谁才是该被淘汰的那批人?